原本殺人是晦氣事情,可到這店主手中,便成了生意。
每每行刑時候,店中必定客滿。
今日,亦是如此。
可元豕自從三日前,認定要“清君側”後,也不在乎這些錢財得失,定了最好雅間。此時屋中,只有他與吳離兩人。
元豕坐於桌前,自酌自飲。他對這殺人事情,其實毫無興趣。他趁著此次機會,約了最後五位大臣,在這樓中相聚。
其實在這三日之間,元豕全都沒有閑著,總共拉攏了二十餘位朝中重臣。
這二十餘人,分佈朝中要脈,最重要是,他們皆是對揚獍心懷不滿。由這二十餘人牽頭,旗下勢力,不說能夠將揚獍掀翻,卻絕對能夠在揚獍死後,把控朝中話語。
既然同盟,便需要憑證。元豕便透過揚王後私章與遺詔為餌,聯合那些大臣,簽下聯名血書,將眾人生死牢牢牽在一塊兒。
如今還未拉攏的目標,仍舊剩下五位。
只是這些人都是多年官場狐貍,遲遲不願表態,似是要望風觀望。
該如何讓他們確定立場,明確支援元豕行事,這可得費上不少心思。
而吳離便站在視窗,居高臨下,望著法場方向。
他那單掌捏緊窗沿,一動不動。
不多時,那五位大臣,先後到達雅間。
他們見著吳離,只當是元豕護衛,也未放在心上。
元豕便如之前一樣,對這五人苦口相勸。
而這五人,也和之前一樣,左右推脫,始終不願在那血書之上,簽下自己名號。
便在眾人扯皮之時。
樓外法場,傳來一聲高呼,“午時已到!”
雅間中停了觥籌交錯。
一通鼓響之後,人群之中,爆出嘈雜呼喝。
“嘭!”的一聲,窗沿木板,被吳離生生掰斷。
過了片刻,又是一串歡呼。
吳離整個人搖搖欲墜。
那五名官員,原本未將吳離放在心上,如今見到他奇怪模樣。立刻有人,察覺吳離斷了一臂。
幾人面面相覷,聯想到幾日前,揚獍曾在大殿之上所言,他們突然醒悟過來,窗臺邊上,究竟是誰。
吳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