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豁然開朗,“這樣一說,合在一起,就是‘曹街’?”
林火微微皺眉,“那曹街,又在什麼地方?”
姜杉引著林火,向左一轉,面前便是一條大道。
兩側松柏長青,路上往來白衣,大路正中,豎一長方石碑,上刻兩字。
姜杉舉葫飲酒,“這裡就是曹街。”
曹街,九霄山下大道,從頭至尾,約行三百步。
如此一條長街,應該去何處尋找線索?
林火皺起眉頭,心中犯難。
姜杉只是靜靜看他,並不說話。
這次,林火瞬間抓住重點。
什麼東西,是四十年都不會變的?
他的目光,轉向石碑。
“看來,你也不算太蠢。”姜杉哈哈一笑,朝石碑走去。
被人看穿,讓林火很不適應,但與姜杉呆得久了,他也就聽之任之。
兩人並肩,走到石碑之前。
林火仔細觀察。
石碑約有一人高,通體灰白。上刻千餘字,上述曹街來歷,下有功德碑文。
“曹氏一族,富而少仁,為鄉裡所患。又時遇大雨,引山洪,鄉裡多失居所。曹氏不賑不救,閉門自持。鄉人苦,求於九霄。九霄至,領曹氏族長而去。
經十日十夜,下告已除其害,鄉裡皆謂已死,奔走相慶。
族長詐逝,聞裡人相慶,始知為鄉親所惡,頓足嗟嘆,方知自改。
乃大開府門,散盡家財,以資鄉裡。
曹氏更立祖訓,‘鄉鄰為親,血濃於水,豈因私利以驅之?況一室難安,何以安天下?’遂改自勉。
鄉裡感其恩,立此碑,鋪此路,曰為‘曹街’。”
也不知是否年久失修,下段碑文多有破損。
難道,線索是在這碑文之中?
餘下功德碑文,密密麻麻,林火低頭去看,只覺頭昏腦漲。
他閉目靜神,卻額頭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