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脫線演繹法> 第一百三十三章 短暫的安寧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三章 短暫的安寧 (1 / 2)

盯著面前的電腦顯示器,經望川雙臂撐在桌上,很久都沒有挪動半分。他在怔怔的出神,時間已是晚上九點,手頭的工作卻是始終沒有進展。下午的時候,龐白已將小型工作站除錯完畢,只是簡昕宜的突然到訪,打亂了他之前原有的計劃安排。

時間緊迫,心緒難安。簡昕宜帶來的資訊,並未有什麼出乎意料的驚喜。與之相反的,恰恰是這種“盡在掌握”的感覺,使他的心底泛起一種莫名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源自於有限的時間差,這小小的延遲,使他始終只能跟在對手的身後。

對手的節奏把控張弛有度,卻是未見任何的出奇之處。除了對人心理的揣度,對思維慣性以及思維盲區的利用也很到位。尤其是對付趙東林的手段,看似簡單粗暴,實則卻是縝密的無可挑剔。

簡單的一個保持通話,既有心理誘導的潛在因素,又巧妙地隔絕了對方與外界的聯絡。而借用雷斌的車從d市趕赴滬市謀殺趙東林,除了傳遞給警方一個率性張狂的錯誤資訊,也未嘗沒有進一步壓迫自身潛力的另一層含義。

r在行動之前的時間很充裕,至少也是在她確定趙東林並未真正引起警方重視之後才從容的付之行動。趙東林是第一批進入警方篩查範圍的嫌疑人員,自然也是第一批被排除懷疑的重點人員。所以確定起來並不會消耗太多精力,只要知道趙東林可以離開d市即可。

而且r還有一個隱藏的暗手,根據鄧西倫的日常習慣事先投毒。時間應該是在尤莉死亡之後,到鄧西倫成為主要嫌疑人,正式被警方傳喚、監控的短暫空窗時段。

這其中又隱含兩個變數,而且這個暗手可以沒有時間限制,甚至成功與否都無關緊要。

首先,若是鄧西倫提前中毒,可以進一步將警方的視線集中到鄧西倫的身上。即使是警方在檢查鄧西倫的居所時發現了她的隱蔽投毒機關,也只會加深警方的懷疑,認為她的下一個目標必是鄧西倫,從而忽略本就牽涉不深的趙東林。

其次,若是鄧西倫的中毒發生在謀殺趙東林之後的任意時段,那麼發作時間延遲的越久,對鄧西倫的心理壓迫就越大。甚至可以一舉摧毀目標人物的心理防線,使其成為一隻惶惶不可終日的困獸。對手越慌亂,機會自然也就會更多。

至於鄧西倫是否會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提前排除隱患,比如注意飲食,更換餐具,使她的精心佈置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半路夭折?這點可能則可基本排除。

且不說鄧西倫是否有那個水平或運氣,單隻他極端的領域意識和自私性格,就已將這種可能性降至最低。更何況這期間還有之前警方的檢查為這種“安全”作背書?

所以,目前r這種突兀改變作案手法的“激進”行為,更像是她對自身潛力的一種自我壓榨。即可麻痺警方,傳遞一種對手迫於壓力,正在不惜代價達成目標的緊迫假象,又可切實評估自己在應對突發狀況時的行動能力。

畢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刻她已經正式向鄧西倫傳遞了死亡威脅。她需要堂而皇之的宣示自己所代表的正義標準,不但要揭示其醜陋的人性,還要對其進行自己定義的靈魂懲戒。

當然,她的這種行為也可解讀為對警方的公然挑釁,所以,接下來她的行動手段勢必更加瘋狂,也更加需要瘋狂之下的理智邏輯。

“我第一次所面對的對手,便是一個理性的瘋子。這是我的幸運,亦或是我的不幸?”經望川揉搓著自己的下巴,心下的那種不甘卻是愈發強烈,“r肯定還備有後手,我必須在她完成最後的謀殺之前,找到她的漏洞所在。這世上沒有完美的謀殺,只要執行的是人,神仙的計劃也會出現疏漏。只是,她的漏洞在哪裡?”

心裡想著,經望川起身踱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漆黑夜色,他輕聲的嘆了口氣,“經驗只能源自積累,別人的經驗也只能是別人的經驗。可r又豈會給我更多的時間,終究還是時間不夠……?”

隨著他的喃喃自語,窗外的樹枝隨風搖曳,那地上的斑駁碎影也更加凌亂起來……

與此同時,王鵬已經收拾好自己的物品,轉身離開了健身會所。先是接到警方的傳喚,剛出來又被單位以人品存在問題解僱。短短二十幾個小時,他二十八年的人生奮鬥再次回到了原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