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的一席話,讓賀疏雁心中一寒,尤其是最後她說的,因為土匪、胡虜的燒殺搶掠,而失去孩子的老人,想到這些,她心中一頓,“謝謝你,老人家。你這些要求,會有人給你們解決的。”
轉頭看向緋雁,“在給這位老人家一錠銀子,就說是因為她這些提議,本王妃賞的。”說完,轉身朝前面走去。
緋雁會意,手裡拿著一錠銀子,塞到老太太手裡,“老奶奶,這是我們王妃賞你的。王妃說了,感謝你為了燕陽的日子,說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妃很賞識,這就當做一份薄利,感謝您了!”
“什麼?王妃?”老太太震驚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說這位夫人,就是大家說的秦王妃?”
緋雁笑著點點頭,也趕緊去追趕她們。
老太太手裡捧著銀子,大聲地對來來往往地人們唸叨起來,“大家快來看呀,這是秦王妃給的,她體恤咱們老百姓的疾苦,真是一個好王妃!”
人群再一次聚攏過來,不久,一個秦王妃體恤百姓,救助老人的段子,在大街小巷廣為流傳。
回到府邸,賀疏雁在紙上勾勾畫畫,好長時間都沉浸在遐想之中,緋雁她們自然不敢打擾,只是默默地捧上茶盞,在一旁候著。
“王妃在練習書法?”方銘琛一進門,就看到在書桌前苦思冥想的賀疏雁,不接地走上前去問道。
賀疏雁見他回來,立起身,幫他脫掉外面的長衫,“沒有,我在畫秦王親民圖。”
“呵!聽起來不錯,讓本王看看,王妃把我畫成了時候模樣?”方銘琛以為賀疏雁在開玩笑,故意逗著她,拿起桌子上的一張紙。
只一眼,方銘琛就抬起眼睛,深深地凝望著她,“雁兒,想不到,你竟然想到如此周到?”
其實,賀疏雁所描畫的紙上,並不是什麼圖畫,而是一張天平盛世下,如何施政的樂民圖。
關於減輕稅賦,關愛老年人,關心失去孩子的老人等等事項,都陳列的清清楚楚,如果實施下去,對方銘琛在北疆的穩固,將聚攏民心,打下基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王爺,愛民親民,才是北疆現在的施政之本。”賀疏雁鄭重其事地說道。
方銘琛點頭,將那張紙上的內容,又好好地看了一遍,緊緊地握住賀疏雁的手,“我的愛妃,讓我怎麼讚美你!”
“不用讚美,你只要將這些事情,給老百姓辦好,讓百姓擁戴你,那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讚美。”賀疏雁輕聲說道,“我希望,夫君是一個愛民如子的人,而不是一代昏君。”
方銘琛將那張紙小心地摺好,放到自己的袖子裡,“雁兒,我這就回府衙,詳細瞭解這些稅賦的問題,至於老人的關愛問題,那個作為新政,商議之後,就可以頒佈實施。”
“王爺剛剛回來,用不著那般著急,吃完飯再走不遲。”賀疏雁想不到他如此心急,趕緊攔著。
“不,在我心裡,這些事更著急。愛妃,等我回來。”說完,急匆匆往外走去。
方銘琛沒走多久,燕陽城突然發生了地震,北疆本就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地方,這個時候,地動山搖的一陣晃動,在京城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震感,賀疏雁和丫鬟們都嚇懷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震感過後,驚魂未定的賀疏雁連忙詢問僕人中的本地人。
因為需要熟悉當地的風土民情,到達燕陽之後,賀疏雁就讓方銘琛尋了幾個可靠的當地人,來府裡幫忙。
“回王妃,是地震。”那人回道,隨後,表情更為擔驚,“秦王府都震成這樣,外面百姓的住房,恐怕受災更重了。”
“這就是地震?”賀疏雁聞言,眉頭緊皺,“這個時間,正是人們吃飯的時候,恐怕會傷亡慘重。”
“不知道王爺那邊,情況怎麼樣?”賀疏雁心中更加擔心,但也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方銘琛回來,找不見她,再著急,只能在屋子裡面,心神不定地來回踱步。
沒多久,方銘琛就派人過來,“稟王妃,王爺現在正在指揮大軍,在街上救助百姓,王爺讓屬下帶話,讓王妃休要惦記,照顧好自己就行。”
只要得知方銘琛安好,賀疏雁就放下心來,“你也告訴王爺,就說我一切都好,讓他專心百姓。”
“咱們因為前去街上看看,指不定也能幫上一些忙。”賀疏雁將兩個影衛北越和西嶺叫出來,“你們也跟著一起去,現在街上肯定是相當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