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疏雁跟隨駐疆大軍,一路駛去。
此次進駐北疆,並不會一蹴而就,其中胡虜的力量正日漸強大,所經之處,諸多城鎮都或被佔領,或屢遭荼毒。
沿途之中,賀疏雁親眼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境況,心中越來越沉重。
燕城,臨到北疆,是方銘琛選擇駐紮的第一站,也是北疆到內地的重鎮,咽喉要道,正是如今胡虜騷亂最為嚴重的區域。
如今的燕城,好多城鎮都被胡虜佔領,勢力已成為威脅北疆安全的首要問題。朝廷一年之前,就已經派出了鎮壓的大軍,但是,胡虜依據自己天時地利的優越條件,不時對抗朝廷大軍,致使鎮壓之勢收效甚微,只是將胡虜壓制在原有的位置。
方銘琛選擇燕城作為第一站,是想在這裡,藉助清剿大軍的力量,給這些胡虜一痛擊,將這股為害一方的匪首禍害除去,減輕北疆的防務壓力。
拿下燕城之後,其他各方的胡虜再行處理,方銘琛心中已經有了最為清晰的思路與安排。
一路之上,從方銘琛的隻言片語中,賀疏雁已經瞭解到他心中的盤算,藉著從方銘琛嘴裡提前知道的一些與燕城胡虜有關的情報,她也時不時地思考一番,心裡希望自己能夠為戰事起到一點作用,省得被隨行的將士看不起。
這一點,賀疏雁再清楚不過了,隨行軍中的幾位將領,雖然懾於方銘琛的威嚴,不敢明著表露,但是從偶爾的眼神及態度上,還是能夠體會到他們的心思,認為賀疏雁隨同前往,就是一個累贅。只不過因為皇上都准許了,他們也沒有話說而已。
賀疏雁一直都憋著一股勁,下定決心,要轉變這些人對自己的態度,讓他們對自己的歧視消除或減少。
燕城的胡虜之首,人稱江魔王,原本是此地的匪首,後來,趁著胡虜聲勢漸起,慢慢吞併了這裡的各路匪徒,與胡虜人攪合在一起,專門與朝廷作對。此人心狠手辣,屢次立功,形成了自己的隊伍,這才成為首領。
這夥隊伍穩固了自己的勢力,還一句侵佔了燕城很多地盤,在當地可謂臭名昭著,人人喊打。
但是朝廷的軍隊也顧不上百姓的死活。
一路之上,方銘琛雖然沒有做出太大的舉動,但是他心中流露出的對百姓著想的大義和胸襟,賀疏雁都看在眼裡,心裡慢慢體會到了。
進入燕城界之後,方銘琛並沒有停留,而是直奔著留守大軍的主營地南陽而去。
南陽駐軍的首領姓馬,是一名普通的副將,已經在此駐守大半年之久,但是戰績一般,致使朝廷不停地增派援軍,江魔王的隊伍卻越來越壯大。
若不是朝廷一再地新增兵力,估計馬副將的軍隊已經被江魔王給端掉了。
臨到大營的時候,方銘琛讓隊伍放慢了速度,派出了衛兵前去通報接洽。
其實何副將已經知曉方銘琛經過的事情,得到正式通稟,也立時劃出了營地,讓方銘琛的隊伍安營紮寨。
與軍中將領商量之後,方銘琛他們都認為進駐到那裡,並不適合他們這些大規模的隊伍,就想另外選擇一個地方,休整待命。
方銘琛帶領一些將領前去南陽大營,想去先行了解一下營中的情況,賀疏雁自然也跟隨著前去。
“王爺,我看著幾員大將的神色,好像不同意我去大營?”賀疏雁問道。從那些將領的神色中,賀疏雁早已經看出了端倪,因此提前跟方銘琛說道。
方銘琛心中一頓,臉上有些陰沉,其實他也已經看了出來,“不用介意他們,你只管跟著前去。”
將領們懾於方銘琛的威嚴,誰也不敢吱聲,只是表現出不滿的神情而已。
聽聞方銘琛來到營帳前面,馬副將得到通報,不敢怠慢,急急忙忙帶領親信衛隊,出門迎接。
“末將馬威參見秦王!”馬副將一出營門,就施禮叩見方銘琛,“末將因為正在審理胡虜一案,所以未能遠迎秦王,請秦王恕罪!”
“不必多禮!軍營之中,難免突發狀況,不必苛責。”方銘琛雲淡風輕地說道。眼睛睨著馬威,探查著這個人的心理。
賀疏雁同樣在一旁不動聲色地觀察著他,“看起來確實是一員大將,只是威猛有餘而智勇不足。”心中暗自忖道。
眾位將士起身,“請秦王入營。”馬威一聲令下,軍營大門大開。
賀疏雁緊隨著方銘琛,往大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