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是幼弟的存在才讓他有了戰勝黑暗的勇氣,而後別人說多虧了他方銘琛,六皇子方銘睿才能平安活到這麼大,但他卻自己知道,若不是因為方銘睿,他早就因為走不出那片黑暗而悄無聲息地死在這座碩大而冰冷的皇宮的某個角落裡了。
是誰救贖了誰,很多時候並非如表面上那麼簡單的。
而後,刻在他記憶裡另一個深刻到這輩子都忘不了的場景,就是當年在御花園裡偶然遇到他的父皇的那一刻。
那一天,方銘睿生著病,可是送到瓊珶宮來的飯菜卻都冷得透骨。
失去了君王的寵愛,連食水都變得艱難起來,何況那簡直是無線尊榮的小廚房?
瓊珶宮裡根本沒有這種東西。可病中的方銘睿又如何能吃這種冷食?
御膳房裡當時所有的爐灶除了皇帝和太后專用的外,不是為這個妃子燉著補品,就是為那個嬪做著家鄉的當時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的他去御膳房討要些熱水,然而卻被無情地拒絕了,因為小吃。
激怒之下,他做了件從未做過的瘋狂之事——大鬧了御膳房,砸了所能看到的一切。
理所當然,這事鬧大了,一直捅到了皇帝那裡——方銘琛至今都不知道到底是誰把事情傳到自己父皇那裡去的,可能是某個補品被砸了的妃嬪的不甘?也可能是某個大太監對自己的不屑?
總之……皇帝陛下難得的見到了自己這個排行第二的兒子——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方銘琛還是經常會遠遠看見自己的父皇的,而反過來,日理萬機的皇帝陛下可就從來都沒注意過自己還有個二皇子在這皇宮的犄角旮旯裡如野草般茂盛而蓬勃地生長著,直到這野草長得超出了控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一天,方銘琛第一次被打。
二十杖,打得他也差點去了半條命。
可是現在回想起來,記憶裡最深刻最鮮明的竟然不是這被杖刑的痛楚,而是乍見到自己時,父皇那雙眼裡的陌生。
他根本就不記得還有這麼個兒子!還有小六,他也完全不記得!
那一天,方銘琛就知道,有些人死了,有些東西也死了。
想活下去,想活得好,只有靠自己。
所以他想盡辦法學習一切能學的東西,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三略六韜,無論是騎『射』,還是文章。
他也想盡辦法把小六從那個陰冷吃人的皇宮裡帶了出來,投在方博士的門下,更進了國子監,過上了一種比起作為皇子來更像民間普通少年的生活。
只是這多年在黑暗裡隱忍、壓抑和觀察,漸漸使得他掌握了洞察人心和本質的,這種與他的年齡嚴重相悖的技巧。
現在回頭望,很多事情的來龍去脈,很多人潛藏在心底的意志,都如暗夜之中的篝火一般清晰,歷歷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