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一個六零後的情商筆記> 第三十章 縣委書記來工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章 縣委書記來工廠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車一路向西行駛,窗外的景物在變,從工廠林立到逐漸減少到難得一見,從沿海到內地,變化很明顯。

晚上七點過,車到吉和市區。在呂水縣政府招待所,越峰安排好住宿,隨後在附近找了家幹淨的飯店,點了些當地的特色菜餚。

飯後,大家去看吉和的夜景。昏黃的路燈下,街道兩旁那些低矮古舊的建築,隱藏在梧桐樹的陰影中,不見霓虹燈的七彩斑斕,也不見大型購物商場的燈火通明,整個城市顯得簡陋且缺乏活力。

冰潔說她有似曾相識之感,好像回到了大湖縣城。佳禾有些詫異地看了她一眼,說他第一次來吉和時也有相同的感覺,就是到現在都不曾消失。

海平笑說相隔千裡也阻擋不了兩人産生靈犀,隨後組裝了一句詩來描述佳禾的心境:“遊子暮歸解鄉愁,直把吉和作大湖。”

大家都說海平有才,也理解佳禾孤身在外的心境。

第二天早上,佳禾帶領大家去品嘗了吉和有名的早點灌湯包和千層餅,隨後去市區門市部看了看,跟著便一同前往工廠。

車在廠門口停下,大家都聽佳禾說過工廠地處偏僻,但看到廠子的真實所在時,還是有些出乎意料。這裡遠離市區和集鎮,附近沒有一家像樣的商店。陳舊的廠區孤零零地矗立在田野之中,有些破敗和落寞。

冰潔看過之後,才明白佳禾為何不同意她來工廠,不由得感到心酸和內疚。

佳禾看著大家的表情,知他們心中所想,不過也沒多說什麼,便帶領大家往廠內走去,迎面看見老廠長正笑著走來,便開起了玩笑:“老廠長,沒想到您親自出廠迎接,佳禾不勝榮幸。”

老廠長開心道:“剛才聽到聲響,就出來看看,沒想到是你帶了一幫青年才俊來工廠,很是驚喜。”隨後拱手向大家說道:“歡迎大家光臨工廠,只是條件艱苦,請大家多多包涵。”

佳禾一一介紹,隨後一起走入廠長辦公室。老廠長讓永中去通知食堂的管理員,到鎮上去多買些菜,今天是中秋節,大家一起吃個團圓飯。

參觀了車間,又到佳禾的宿舍看了看,看過之後,大家心中更為感慨。

佳禾向老廠長說明瞭大家的來意:一是來認認路,看看他的工作環境;二是越峰的大伯是隆永廠的廠長,對門市部銷售的模式很感興趣,派越峰來工廠取點經,為今後設立家電門市部借鑒經驗。

老廠長笑說這是好事,今後雙方可加強交流。佳禾便準備有關門市部的資料,其他人則與老廠長開心交談,對這位睿智風趣而又富有人情味的長者,都心生敬意。

用過中餐後,離別又要來臨,大家心中都有些黯然。冰潔紅著眼圈來到佳禾跟前,兩人淚眼相對,叮囑對方要照顧好自己。玉清則挽著婷婷的手,眼中含著淚,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兩人。

離別時有些悽涼,道一聲珍重、說一句再見需要堅強。當“海獅”麵包車消失在國道的轉彎處時,悵然若失的感覺又湧上了佳禾的心頭。

接下來的幾天,佳禾與永中經過會計核算和報表彙總,各項財務資料相繼出爐,九月份工廠的財務指標達到了建廠以來的最好水平,當月實現稅前利潤陸萬五千元。

佳禾認為産品直接面對使用者,銷售毛利率近50,能有如此的經營業績不足為奇。

《鄉鎮企業的路在何方》這篇文章不出所料地引起了一些爭議。爭議的焦點是鄉鎮企業的體制改革,也就是職工集體收購企業産權和實行股份制改造。

反對者認為鄉鎮企業實行體制改革後,集體所有制企業轉變為私營企業或股份制企業,操作不當會存在集體資産流失的風險,而且步子邁得太大,目前尚無法律和政策層面的明文規定。

贊成者認為鄉鎮企業論規模不如國營企業,論管理不如外資與中外合資企業,只有實行體制改革,才能提高鄉鎮企業的經營自主權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其“小、快、靈”的機制優勢,為振興當地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也有贊成者認為國家財政對鄉鎮企業投入甚少,企業的資金來源大多是集體投入或者舉債借入,且自負盈虧,職工集體收購企業産權不失為一條好路子。在企業合法經營的前提下,國家只要抓住稅收這一塊,其他方面適當地放開也未嘗不可。

在一片爭議聲中,省報頭版發表了署名文章,指出只要在符合改革開放大方向的前提下,一些新觀念、新舉措要做有益的嘗試,要合理對待新生事物,做到放管結合,並呼籲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探討實施鄉鎮企業體制改革的可行性,條件成熟時可實行試點。

汪重山對鄉鎮企業改制非常關注,在省報頭版署名文章發表的當天,就主動打電話給佳禾,與他探討東州實行改制試點的可能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