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媛見丈夫甚是認可佳禾的書法,更是另眼相看,便笑道:“鵬飛你和佳禾投緣,那你們就多探討一下書法文章,我得去準備飯菜了,不然的話要怪我讓你們餓肚子了。”
三人聽罷,都笑了起來。
董鵬飛又問佳禾:“佳禾的書法是向爺爺所學?”
佳禾回答:“是的,董叔。爺爺自幼愛好書法,年輕時於機緣巧合之下,經過一書法家的指點。”
見董鵬飛點頭,跟著說道:“爺爺的書法功底遠在佳禾之上,董叔您如不棄,寒假期間,我請爺爺寫幅字,屆時請董叔雅鑒。”
董鵬飛笑著說道:“如能求得他老人家的墨寶,那是最好不過了。”
佳禾也請董鵬飛賜墨寶。
董鵬飛以行書寫了陸遊的《落梅》: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向來冰雪凝嚴地,力翰春回竟是誰。幾行字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落款是草書:佳禾書友惠存,乙醜年中冬,董鵬飛書。然後從書桌中取出印鑒予以鈐印。。
佳禾等董鵬飛寫完,就連聲叫好。因對方是長輩,就沒有評點。
董鵬飛等墨跡幹透,就將那幅字遞給佳禾,並說道:“佳禾,你我書友,一起共勉吧。”
佳禾雙手恭敬接過,口中稱謝。董航找來書畫盒,裝在裡面。
這時,王淑媛在書房門口說道:“三位書法家,開飯了。”菜餚很豐盛,王淑媛做菜的手藝非常不錯,色香味俱佳。
飯後不久,佳禾見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辭,董鵬飛夫婦便讓董航送送佳禾。
路上,董航主動介紹了父母的情況,佳禾也簡單介紹了自己的家境。董航得知他的家境後,才明白佳禾平日為何甚是節儉的原因。
董航回到家中,見父母都在客廳,便和母親坐在一起。
董鵬飛問董航:“小航,佳禾在學校的表現怎麼樣?”
董航說:“佳禾很優秀,學習成績名列全班前茅,他是班裡的宣傳委員,為人謙和熱情,待人也很誠懇,和同學們都相處得挺好。”
王淑媛跟著問道:“那你知道他的家境怎麼樣?”
董航回答道:“剛才在送佳禾回去的路上,我簡單地說了你們的情況,佳禾也向我介紹了他的家境。佳禾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改嫁,是由爺爺、叔叔撫養長大。”
董鵬飛出身農村,自幼家境貧寒,聽罷董航的話,便深有感觸地說道:“聽了小航的介紹,便想起了我幼時的家境。父親體弱多病,幹不了重活,母親是家中唯一的正勞力,家中重擔都壓在她一人身上,日子過得甚為艱苦,現在回想也會唏噓不已。以佳禾的身世和家境,能有如此的修為和品性,真是不簡單。”
王淑媛在旁說道:“從佳禾身上,我彷彿看到了鵬飛你年輕時的身影。”
董鵬飛站起來點頭說道:“佳禾這孩子不錯,人如其名,是棵好苗子。”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便迎來了期末考試。
考試結束後的第二天,佳禾與室友們一一告別,坐車去火車站。董航說他閑來無事,堅持要送送他,佳禾也沒有拒絕。
董航在校非常低調,從不炫耀自己的家世和背景,與同學們都相處得不錯,兩人的友情也與日俱增。
寒風中,佳禾與董航揮手作別,踏上了返回家鄉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