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皇帝下朝之後,便聽說彤妃管彤昨夜已經自縊死了,於是皇帝連朝服都未換下,便急匆匆地去寧壽宮回奏太后了。
太后知道後,十分震怒,這時,正好有一個宮女上前來給太后奉茶,手不由得一舉,眼瞧著太后便要將這盞茶往地下摔去,忽然地,太后又慢慢地將那茶碗輕輕地放在了桌上。
李嬤嬤察覺到太后的眼神飄動,知道太后已經是怒極了,只是礙於皇帝在身旁,一時沒有發作出來。
見狀,李嬤嬤走到太后身旁,“主子,奴婢瞧您也是累了,奴婢給你捶捶腿吧!”未等太后回話,李嬤嬤便一聲不響地跪在一旁輕輕地替太后捶著腿。
相比太后,皇帝倒是一副心平氣和的樣子,“母后,依兒臣看,只怕是她自己膽小,所有這才尋了短見。她平日裡,心氣最高,那裡受得了這般的委屈,一時想不開,也是有的。”
聽皇帝說著,太后倒是快速地鎮定下來,伸出手端了剛才那杯茶,慢慢地品了起來。
看太后沒有反應,皇帝又道:“依兒臣看,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就此作罷吧!至於福休,福休腹中還懷有龍嗣,就不要怪罪她了,就讓福休好好地養著,等誕下龍嗣之後再說也不遲呀!至於管氏,想來她也是可憐之人,便不追究她的家裡人吧!”
妃嬪在宮中自戕可是大逆不道的重罪,肯定要連累家屬。太后明白皇帝這麼處理的意思,冷笑一聲,道:“難得你還知道可憐她!她終究——還是——大皇子的生母。真是難為你了......”
太后一咬牙,只說道:“你既然說了被追究,那便繞過她的家裡人就是了。”
皇帝聽了這句話,站起來說道,“如果兒臣那裡做的不好,請母后指責。只是兒臣希望母后不要再提大皇子的事情,大皇子是誰的?是誰一手促成的?兒臣已經不想再說了,母后心裡清楚得像明鏡一樣吧!”
太后注視了皇帝良久,發現皇帝真的是變了,變得不聽自己的話了。但是,皇帝的樣子還是那般的從容。太后長長嘆了一口氣,“我不教訓你,也不會教訓你。你已經長大了,你做是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主見,是對還是錯,是值得還是不值得,你心裡比我還清楚。既然你喜歡做的事,便去做吧!母后一定不會阻礙你的。”隨即,李嬤嬤又命人奉了一杯茶上去,太后隨手接過,慢慢地品了一口,讚歎道:“這茶果真是好茶。一定是今年新進貢的吧!”
“主子,是今年新進貢的,才送進宮不久,整個宮中,就獨您一份。”李嬤嬤說著,將目光投向一旁的皇帝身上,似乎是在提醒著皇帝什麼。
這時,太后又道:“皇帝,母后果真是老了,需要你多多照顧才是。至於你的其他事,哀家不想管了,也沒有能力管了。你去吧!母后乏了,想歇息了。”
被太后這麼一說,於是皇帝便跪了安,退了下去。
等皇帝走了許久之後,太后怔怔地出了一會神,吩咐一旁的李嬤嬤道:“美菱,你即可幫我去做一件事情去。”
李嬤嬤道了一聲“是”,卻並沒有動彈,嘴裡說著“主子,你何苦再逼皇上走這一步呢?”
太后重重地嘆了口氣,“你也瞧見了,不是我逼他,而是他逼我。為了一個福休,他竟然如此下得了手.....他變了,變得讓我感到陌生了。”
太后凝望著手中的那一隻明黃該玩茶杯,慢慢地道:“既然事情都已經到了這一步,咱們就非要清楚這其中的深淺不可。斷不能讓和翠玲一樣的慘案再次發生了。”
剛說到“翠玲”二字,太后便情不自禁的落下了一滴淚。看到太后的淚流了下來,李嬤嬤連忙用手中的絲巾幫太后擦拭眼淚。
“主子,都這麼多年過去了,你何苦再提起翠玲呢?如今翠玲,肯定早就已經在天堂之上,和自己的姐姐團聚了。”
“是呀!美菱,都那麼多年過去了,我還是記得那個笑口常開,護主情深的翠玲。終究是我自己對不起翠玲!所以這一次,哀家絕對不能讓跟翠玲一樣的事情再次出現在哀家的眼皮底下。”話音剛落,太后便輕咳了幾聲。
李嬤嬤幫太后錘了一下背,慢慢地伺候著太后去休息了。
“主子,為了賀蒙帝國,您已經付出的太多了,這些事情,咱們就不要管了吧!您應該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了。”
“是呀!美菱,哀家的確是感到累了,可是為了賀蒙帝國的江山,哀家必須幫助皇帝,必須兌現哀家對先帝爺和舒姐姐的諾言......”太后正說著,李嬤嬤便將太后扶在床上休息了。自己也在一旁休息著了。
喜歡此生福休請大家收藏:()此生福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