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臻暗暗嘆了一口氣。
在大多數人眼裡,作家只要有紙有筆就可以賺錢,而且稿費又高,非常吸引年輕人。
問題是有這個理想沒錯,但是成功的畢竟是少數。
把主要精力放在這裡,就會影響正常的生活。
畢竟這些讀者裡面,有的人連寫信都語病百出,別說寫小說了。
還不如先好好工作,在休息時候練練筆,說不定時間長了,還有希望寫出好作品
既然他們信任自已,他決定給這些讀者回信。
全部用手寫肯定不現實,他決定用電腦寫個模板,再換上不同的姓名,用印表機列印出來寄過去。
還有一部分是老年讀者的來信,這些人大多是老師或者學歷高的幹部,有的甚至已經退休,會寫信給自已,沒想過收到自已的回信。
所以他們的目的比較純粹,就是真正喜歡看這類小說,希望能多出版幾本,有豐富的精神食糧。
這樣讀者就沒必要一一回復。
拿起後面一封信,忽然手裡一沉。
仔細一看,這封信特別厚,裡面不知道塞了多少張信紙。
夏臻小心撕開,發現裡面居然有近二十頁薄薄的信紙,除了第一張寫的是信,後面居然是一篇小說。
這是有讀者因為作品發表不了,要自已幫他走後門?
先看了看信,對方是一名來自隔壁徽省的鄉村小學代課老師,今年三十出頭,因為家庭比較貧困,想發表小說改變命運。
他自認文學素養不錯,可是寫了五六年,寄出去的稿子超過二十多封,卻全部石沉大海,得不到報刊雜誌的迴音。
偶然從朋友那裡借到《包青天之狸貓換太子》,覺得故事情節跟戲裡唱的差不多,於是學著他的方法,把戲曲《花木蘭》改編成小說,同時把開頭寄過來,問夏臻能不能發表。
夏臻看完兩萬字,只能無語。
倒不是他的文筆不行,光從他的文字來看,應該是個有一定文學基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