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樓下,沒看到謝記者和攝影師,只有他一個人站在那邊。
難道他們已經回去了?
也對,他們今天過來,是來給於永攀捧場的。
如果採訪結束後,被人發現他們在一起吃飯,只怕新聞的價值會大打折扣。
“怎麼?你打算請我們去品味樓吃一頓?”夏臻很快收起這些想法,走過去笑著問道。
自已的擔心是多餘的,於永攀比自已想像的還要高興。
看來這次活動,執行得不錯。
“沒問題。”於永攀大手一揮,豪邁地叫道。“你們想吃什麼,一會兒儘管大膽點,哥絕不皺一下眉頭。”
以前獲得的名聲,大多是靠家裡。
今天他親自動手,幫人幹了半天的活,感覺內心特別充實。
心情好了,人也會變得特別大氣。
夏臻和馬萬喜是這次活動的主要策劃者,感謝他們,是應有之舉。
三人一起出了學校,來到品味樓。
程老爺子依然坐在老地方,看到他們進去,也沒特別表示。
中午三人點了四個菜,沒有要酒。
下午雖然不用回學校上課,喝得醉醺醺的回宿舍,終究不雅觀。
“新聞大概什麼時候能出來?”夏臻主動問道。
這事馬萬喜不便開口,只能自已問了。
他在報社有關係,電視臺應該沒人脈。
“快的話晚間新聞就能看到,慢的話明天午間新聞,應該能播出來。”於永攀信心十足地回答。
父親已經幫他定下計劃,大三期間,利用志願者社團,幹出幾件聲名遠揚的事。
到了大四,再利用已有的名聲,組織幾次大型活動。
比如組織學生向社會募捐,幫困扶貧,讓失學孩子有機會重新回到學校,幫助老人安度晚年等等。
這些專案,有些已經在實施,有些正準備實施當中。
夏臻能想出這些好主意,自然還能想出其它專案,所以跟他搞好關係非常重要。
這樣一來,明年就可以利用這些成績,直接分配到市團委工作。
到時再利用單位的便利,把學校期間推行過的志願者組織,直接擴大到市團委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