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體戶沒有成為主流前,萬元戶還只是個傳說中的名字,機械廠的高階技術工人,確實比較吃香。
這時候有句順口溜:“聽診器方向盤,國家幹部售貨員。”
當醫生和國家幹部沒那麼容易,剩下就要數司機、電影放映員、郵遞員和營業員這些人的工作最體面了。
父親把姐姐安排進供銷社當營業員,就有無數人羨慕。
他去世後,以前得罪過的同事開始找茬給姐姐穿小鞋,所以最近下班回來,她總是一臉不開心。
媽媽被他安排進電機廠當倉管,工作同樣比較輕鬆。
等周奶奶嘮叨得差不多了,拿了碗離開,夏臻關上門,上樓回到自己的房間。
仰面在床上躺下來,思考幹什麼才能賺到錢?
在這個特殊的年代,想要出人頭地,其實只有兩條出路。
最理想的是考上大學,吃國家糧。
這時候大學生每月有二十幾塊助學金和糧票,如果自己能自食其力的話,媽媽和姐姐也能輕鬆一些。
八十年代的大學生非常金貴,畢業後國家包分配,待遇真的非常好。
如果能分配進機關,搞不好還有機會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另一條路則是聽從媽媽的安排,老老實實頂她的職,當幾年倉管。
等個體戶成為潮流後,再辭職創業。
最近老媽一直在唸叨這件事,說是怕父親的情面不在了,單位會給她換崗位。
如果換到其它辛苦的部門,以兒子的身體,肯定無法去上班。
夏臻倒不抗拒幹倉管,只是擔心那點死工資不夠用。
要把身體養好,得撈點外快弄些肉食來吃才行。
雙手無意識揮動時,不小心指甲劃破了牆壁上的報紙,夏臻爬起來看窟窿大不大,忽然有了主意。
都說私營經濟還沒成為主流前,國內唯一擁有合法高收入的人群,就是那些作家們。
自己何不靠這個,先搞一筆錢?
想到這裡,他興奮地坐起來,從五斗櫃上面的抽屜裡找到紙和筆,下樓在桌子前坐下來。
該寫什麼呢?
小說?散文?詩歌?
投到哪裡?
喜歡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請大家收藏:()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