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為那些佛門慈悲高僧而感到由衷的敬佩,他並未直接去看下面的口訣,而是回過頭來,在蒲團上又磕了三個頭,表達自己的敬意。
待他重回佛像背後去看下面的口訣時,發現那口訣中有一個很嚴重的警告。
修煉接引卷,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苦海中的眾生是肉體凡胎,而往生之後的人算作“聖體”。
那麼接引路上重回凡塵的人,則介於肉體凡胎與聖體之間,算是一種“賢者之軀”,或是“半聖之軀”。
蘇林對佛門的道理懂的不多,以他的領悟能力,只能揣摩出這樣一個並不準確的意思出來。
關鍵是,修煉這種超過眾生之軀的接引卷,需要修煉者擁有一顆大義之心,一顆慈悲之心。
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往生,若是修煉者本身心中懷揣著“惡”,那麼接引就不是他的歸途,而是他的劫難。
意思很簡單,心地善良的人能夠去往淨土,若是惡人想去,結果可就沒有那麼美妙了。
“主人,三思啊。”青老在蘇林心中告誡:“這接引卷很極端,如果你修煉中出現了差池,恐怕是要肉身破滅的。”
蘇林微微遲疑了一下,他茫然了。
初入武道,蘇林的目的是興旺蘇家,而武道路上,他則心懷生母之恩。
可以說,拯救母親是他畢生的志願,但在這條漫長無邊的路上,蘇林見識過了太多的世態炎涼,人心險惡。
不知從何時開始,他的心態漸漸的有了一些變化,拯救生母依然是平生之己任。
但在這條武道的路上,他做的更多的,則是匡扶正義,懲惡揚善。
他看不慣這個殘酷的世界,他不願意做那個眾生皆醉唯我獨醒的人,他想要找到一點點光亮,哪怕燃燒自己!
“青老,佛門有句話,不是叫做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麼?”蘇林的眼睛清明瞭。
“是。”青老肯定的回答道。
蘇林笑道:“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是拯救自己的母親,可我卻總會忘記一件事,那就是為什麼世界上會出現我這樣不幸的人?”
“若是人人友善,這世上就不會有我這個名為蘇林的人出現。”
“救母只能救我一人之母,卻救不了他人之母。”
“主人,你……”青老的聲音顫抖了。
蘇林微笑著點了點頭:“我看過了很多,也看透了很多,我想做很多事,但奈何我身單力薄……”
“所以,這接引卷我要煉,如果我自己不夠強,那又懲的什麼惡,揚的什麼善?我沒那個本事。”
“主人你可要想好了,也許接引卷就是一條不歸路。”青老乃是社稷學府走出來的器靈,蘇林懂正義為何物,他青老一樣懂得。
所以,青老知道他無法勸阻蘇林,也不該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