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大夏把人民的生命當做第一位的工作,這才使得水患之後死於疫病的人較少,其他國家,嘁,不說也罷,都不用計劃生育!
國內網友現在流行起一句話:“……沒檢查,那就是零感染……”
可每年有統計的死於瘧疾的人數最少都是上千萬!
青蒿素的研究對尋常科研工作者而言,卻是不容易,可姜易是誰?
那可是被天大的福源砸腦門的奇葩,地球記憶中不僅有“青蒿素”這名兒,還特麼有分子式和一部分化學合成方法!
c15h22o5!
地球上那位屠呦呦大佬,可是共和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可想而知當時14億人口是何等的歡欣鼓舞。
既是瞻仰大佬的光輝成就,也是為了積攢寫作素材,地球穿越者可沒少研究和記錄。
還因為看得多了,就把分子式給記了下來,然後便宜了姜易。
對科研工作者而言,這都不是指明研究方向了,這特麼是把答案放在了試卷旁邊。
甚至還是模仿筆跡直接把答案寫在卷子上了,只要你逆推出化學合成方法和生物實驗……
姜易初期還有些興奮,可想想又不對,難道頭年領完金龍獎的一千萬,第二年再來?
會不會被人罵?
這不是領獎,這是掙得年薪吧?!
隨即他有反應過來,金龍獎可是三年一評,只有銀龍獎才是一年一評,明年自己頂多那個銀龍,想要金龍,再等三年吧!
不過,全世界的各類大獎都是錯開年份的,自己要是真的在幾個月內把青蒿素給整出來,這三年怕是別想坐下來了。
估計絕大多數時間都得一直在天上飛著,落地領獎,然後再起飛……
其實姜易現在對金錢已經無所謂了,達到候補院士的級別,自己以後衣食住行已經被國家給包圓了,錢多了幹嘛?
買遊艇、泡嫩模?
可拉倒吧,自己多被佔便宜啊!
再說了,搞研究的時間都不夠,買個遊艇就放溝裡泡水嗎?
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