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也是。”陳錦鯤把阿瑜扶上了馬車。
黃大人心裡面不由有些同情陳錦鯤,陳大人這樣痴情,尋妻尋了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找回來媳婦,卻還是半個傻子,還真是命苦。不行,等回頭給陛下寫奏摺,要把這個也寫進去,讓陛下多賞賜一下陳家。
不管在外人面前裝做多麼憂鬱的樣子,聽到要阿瑜回家的訊息,陳家人還是歡欣鼓舞的。
一大早的,陳家人就開始忙活起來。打掃的打掃,掛燈籠的掛燈籠,李氏還特意叮囑下人們把陳錦鯤兩口子的房子給收拾好了,陳貴還特意叫人準備筵席,準備到時候一家人熱熱鬧鬧的歡聚一桌吃頓飯。
可是,一家人等到太陽快下了山,才迎來兩輛寬大的馬車,馬車在門口停下,思瑜和亂亂第一個走下來,齊聲聲的喚著:“爺爺,奶奶!”
李氏和陳貴在最前面,看到心心念的一雙孫兒孫女,早就笑開了花:“來來來,讓奶奶看看。哎喲,這一兩個月沒見,思瑜的臉瘦了,亂亂也變黑了,我說不準他爹帶他們去,這看看,把兩個孩子變成這樣,在外面可沒少受罪吧?”
李氏絮絮叨叨的嘮叨著,話語裡面滿是疼惜。
陳錦鯤也走下了馬車,對母親笑道:“娘,孩子要多出去見識見識才能有長進,我當年不是到書院念書,能有今天嗎?”
“你那時候多大,現在他們才多大?能比得了嗎?”李氏話語裡面帶著幾分對兒子的不滿,但是當他看到只有陳錦鯤一個人走下馬車時,又疑惑的問道,“你的那個……”
李氏的話還沒有說完,從馬車上走出來一個女子,臉龐依舊那樣精緻,一雙眼睛還是那樣明亮而閃著精光,乍一看,依稀還是過去的模樣,可仔細一瞧,又覺得和以前不同。
成親後的阿瑜梳的是婦人的發髻,身上穿的也是大渝國婦人的衣裳,多半是以長裙為主,可是現在的她穿著一身簡潔幹練的短打扮,頭上梳的還是未婚女子的發髻,看那身衣裳也與大渝國的不同,很明顯是布依國的服飾,而且現在的阿瑜身形較以前更強壯,臉上還泛著紅暈,隱隱帶著幾分江湖人物的氣質。
李氏定睛看了阿瑜一眼,一雙眼睛居然在瞬間就濕潤起來,對著阿瑜就嘆了一聲:“阿瑜,我的兒啊。”
跟陳貴相比,李氏跟阿瑜的感情更好,阿瑜從小就長在李氏的身邊,跟自己其他的女兒相比,阿瑜更加的乖巧能幹,所以李氏也更疼惜她一些。特別是在她為陳家生下一雙兒女之後,想到兒媳婦在那樣艱難的情況下生下孫兒,李氏就覺得揪心。
這麼多年來,陳錦鯤一直沒有停止尋找阿瑜,雖然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可是陳錦鯤一直堅信阿瑜還活在這個世上,固執保守的陳貴曾經想過為陳錦鯤續弦的想法,得到陳錦鯤和李氏一致的反對。
可是兩個人反對的不同,陳錦鯤是捨不得阿瑜;而李氏是擔心再娶的女人沒有阿瑜賢惠,兩個年紀的孩子有了繼母會受苦,還不如等兩個孩子長大一些,確定阿瑜不會再回來之後再娶,也可以讓兒子死了這條心。
可沒想到兒子出使一趟布依國,居然把兒媳婦又帶回來了,一時間一家人百感交集。
李氏抱著阿瑜哭成一團,陳瑤婷看見,也哭了起來,其他的男男女即便不哭,眼圈也是紅紅的。
阿瑜心裡面頗為感動,離開五年,沒想到家裡人對自己的感情還是如此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