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紙張,擺好筆墨硯臺,布質的招牌再次飄起來的時候,代寫書信的攤位就算是重新開張了。
餘初將自己的東西從地上撿起來,也不在意是不是弄髒了,隨意的拍了拍上面的灰塵,摞到路的一邊。
自己找了塊臺階坐下,抱著零食,邊吃邊看小哥上班。
古代區的文化普及不夠,即使是在長平城這樣的城區,識字率也不一定突破了個位數,需要代寫書信的人並不少。
等街市縱馬的風波徹底過去,小哥就迎來了他新一單的生意。
一個包著藍色粗布頭布的老太太,手裡提著一小籃子雞蛋蔬菜,坐在了小哥的攤位前,說要給雲錦城裡當夥計的兒子寫信。
“……你媳婦給你生了個大胖小子,生的時候七斤八兩,圓頭大耳,接生的七婆說,這孩子生來就有福相,以後必定大富大貴。她說的話你曉得的,一說一個準,村裡的瓊哥考上秀才之前,她不就說過瓊哥是個當官的面相麼……”
“今年大旱,村頭的老陳頭都準備要逃荒了,還好國師祈來了雨,莊稼補種了一茬,村子裡給國師供了神像,希望他一世安康,長命百歲……”
小哥寫字的手一頓,半垂著眼簾盯著紙張,過了幾秒鐘,他換了一張紙繼續寫。
“……隔壁蓮嫂子託我問你,你大牛哥上次寫信回來說,得了傷寒,不知道有沒有落下病根子,在外要多穿一點,注意身子。我養了幾只老母雞,等你過年回來……”
午後的陽光暖意燻人,老太太絮叨起來,有讓時間慢下來感覺。
餘初從油紙包裡撿了顆梅子扔進嘴裡,視線從老太太身上,落回到攤主身上。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衣服,腳底的布鞋還打了補丁,長發只用了根木簪盤著。
站著的時候還不覺得什麼,此時他端坐在攤位前,半垂著頭,鼻樑高挺,側臉的弧度十分耐看。
尤其是寫字的樣子,周遭很玄妙的有了一股子儒雅的書生氣,上身挺直,手腕懸空,左手握著毛筆……
餘初思緒一滯。
他剛剛接紙和掛招牌,都是用的右手,說明慣用的手就是右手,現在寫字用的卻是左手?
委託人敘述的多,寫起來耗費時間,一封信寫起花了大半個時辰,等到第三單結束後,已經日落西山。
小哥站起來,行動不便的收拾完攤位,擺好椅桌。然後左手拿著包裹,右手提著布招牌,離開了街市。
餘初跟在小哥身後,看著他跨過石階,走過了主街道,穿過小巷。
小哥在前面一瘸一拐,她抱著零食,在後面亦步亦趨。
終於,小哥在一座石橋前停了下來,回過頭來,直視著餘初:“姑娘跟了我一路,不知為何?”
“我想知道你住哪。”餘初視線落在了小哥的腿上,解釋,“你這腿如果不及時就診,可能就廢了,我得知道你住在哪,明日才好給你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