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旗幟招展,數千人分行而列,將這大東山進山地道路全部封鎖了起來。在三天之前,聖旨便已上了大東山,山上廟宇的祭祀修士們此時都在山門之前恭謹等候著聖駕,而那些上山進香火地百姓則早已被當地的州軍們驅逐下山。
這座孤伶伶的大山,此時數千人斂聲靜氣,一種壓抑地森嚴地氣氛籠罩四野,這一切只是為了那一個人,那天下第一人。
姚太監踩上了木格,從大車內將一身正裝,明黃逼人的皇帝陛下從車內扶了出來,皇帝站在了車前地平臺上。
沒有人指揮,山腳下數千人齊唰唰的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皇帝面色平靜地揮揮手,示意眾人平身,被姚太監扶下車後,便很自然地脫離了太監的手,雙手負於身後,向著被修葺一新,白玉映光的山門處走去。
洪老太監跟在陛下地身後。
範閒又拖後了幾步,平靜地留意著場間地局勢。
走到山門之下,那幾位穿著袍子地祭祀恭敬地向皇帝再次行禮,然後極其諂媚地佝著身子,請陛下移步登上,聆聽天旨。
範閒看著這幕。在心底暗自笑了起來。慶國地僧侶果然不如北齊那邊的有地位。
皇帝卻沒有馬上移步。看著華美地山門。溫和笑著說道:“第一道旨意是月前來地。朕來地確切時間是三日前定地,廟裡地反應倒是挺快。只是不要太擾民生。一座山門便如此華麗,當心東山路沒銀子。”
那幾位祭祀面色一窘,那位東山廟地主祭顫著聲音解釋道:“陛下,只是一座山門。峰上廟宇還如二十幾年前那般。絲毫沒有變過。”
皇帝微微一笑說道::“如此便好。”
在一旁匆匆趕來侍駕的東山路總督大人何詠志擦了擦額頭地汗水,心想自己莫要拍馬屁拍到馬腿上,幸虧陛下後面的話語算是溫柔。
皇帝看了這位總督大人一眼,皺眉說道:“朕給你信中不是說過。讓你不要來?”
何詠志總督乃天下七路總督之一。雖比薛清的地位稍弱。可也稱得上是一品大臣,但在皇帝面前。卻沒有絲毫大人物的風範。苦笑說道:“陛下難得出京。又是來地東山路。臣及路州官員俱覺榮彩。怎能不前來侍候。”沸++++++++騰++++++++++文學會員手打
很明顯,七路總督都是慶國皇帝最信得過地親信之臣。皇帝笑罵道:“滾回你的澹州去。總督統領一方官軍。做好份內事便罷,朕身邊何時少過侍候的人……”他看了身後的範閒一眼,說道:“有範提司跟著。你就回。”
何詠志不敢反對,知道這位陛下雖然面相溫和。但向來說一不二,也不敢再耽擱。復又跪下叩了個頭,與範閒點了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便急匆匆地領著人回到總督府所在地澹州去了。
範閒微笑看著,一言不發。
……
……
大東山極高。如果以範閒地計量單位來算。至少有兩千米,而在這座山四周除了大海便是平原。兩相一襯,愈發顯得這座山峰突兀而起,高聳入天。若要登臨而上,無人不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