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ic64年,9月,30日,華沙,重兵壓境。
絕對的民主並不存在,這也許是高加索人民在這些天當中感觸最深的一句話。
從美洲聯盟入侵開始,伊爾庫茨克獨立,麥克羅沃和摩爾多瓦強制遷空。底層的人民不明白聯盟政府為什麼軟弱,不明白盟軍友邦為什麼不馳援,不明白政治格局,不明白軍事戰略,他們不明白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這些天都過去了,他們的疑問沒有得到解答,反而正變得越來越多。
歸並程式是什麼?那些政客怎麼能這麼無恥?這些高居廟堂的老爺甚至沒有拼盡全力去一戰,就打算自說自話地把聯盟拱手併入遙遠的全球人類同盟?
眼看著聯盟正一步一步邁向毀滅,邁向歸並決議的10月1日,他們卻連最基本的投票權都沒有,這真是一個奉行民主的聯盟嗎?
民主,死了。
從9月26日開始,從議會宣佈啟動歸並議案開始,美人魚廣場、城堡廣場、哥白尼廣場、老城市集廣場、畢蘇茨基廣場、瓦金基廣場、維拉努夫廣場,波蘭最壯美的廣場景觀帶,那覆蓋全島的大小217座廣場自發地聚集起人群,人們點著白蠟燭相互依靠。
整整4天了,期間離開的人很少,參與進來的人卻越來越多。這也許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靜坐集會了,超過300萬人參與,以至於同樣對歸並議案毫無頭緒的聯盟政府不得不放棄和議會的交涉,轉而動員全部力量來為那些民眾端水送飯。
高加索聯盟歷史上最諷刺的一頁大概會寫下這些,熱愛聯盟的人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斷送了聯盟續存的最後希望。
而在綠島外緣,拱衛華沙的軍隊同樣人心惶惶。
磁能罩底部是華沙和廣場景觀帶齊名的建築,環繞整座綠島的巨大仿古城牆,高25米,寬10米,圍牆上密佈防禦及監控設施,軍隊就駐防在牆體內交錯的甬道和內室當中,這裡是華沙的軍營,是指揮中心,也是最後的防線。
總理不願離開人民,阿卡切夫只有隨侍在側,總理是高加索最後的希望,這份希望絕不能在混亂的人群中熄滅,真到了那一刻聯盟就徹底完了。而失去了阿卡切夫的領導,阿芙羅娜和伊萬根本無法激起部隊死戰的勇氣。
就在這種情況下,浩蕩的協約軍團抵近華沙,警笛長鳴。
“警報!警報!大量金屬反應,方位西南,距離12000。各級人員立即返回崗位,休假取消,一級戰備!重複,一級戰備!”
甬道頓時騷亂起來。
指揮中心的氣閉門開啟,伊萬大踏步走進來,自然而然站到指揮席側後。
“報告情況!”
“自己看!”阿芙羅娜毫不客氣地頂回去,她比伊萬早來一步,正是她的命令,正中的大螢幕已經投上了高畫質攝像頭採集下來的畫面,一座高速移動的鋼鐵叢林。
“派人通知阿卡切夫,他們不是要佔領華沙,而是要摧毀我們……”
進攻華沙的軍團以非洲聯盟為主。常規部隊近7萬人,火炮3000門,坦克1800輛,火箭車420輛,裝甲運兵車3000輛,運力充足,輜重無數。這支部隊已經遠遠超出了攻略地中海聯盟的規模,其中的精幹兵員幾乎掏空了非洲的家底,而大量增加的火炮和坦克則大半屬於原地中海聯盟的庫存,維也納淪陷地太快,快到這些鋼鐵怪獸還沒來得及開出車庫就進到了阿納海姆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