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ic64年9月8日,麥克羅沃伏擊戰結束後4個小時,當遠徵軍還在西伯利亞的風雪中加緊鋪設軌道時,時差接近12個小時的墨西哥城依舊是午夜。
墨西哥城,外城,貧民窟。
墨西哥城的小巷是秘密社團最鐘愛的區域,拾荒者聯盟的聯絡站在諾凱潘,青衛的聯絡站在聖貝納迪諾,都是這類人口密集的貧民社群。
萊昂納多.費迪曼是巴拉斯社群學校的老師。在社群居民眼中,他是一個受人尊敬的教書匠,脾氣溫和,喜歡孩子,總是用自己微薄的薪水資助孤兒來學校上學。
他是老好人,雖然會時不時發些小脾氣,對孩子們的惡作劇吹鬍子瞪眼,卻怎麼也捨不得罵上一句。
在“同行”的青衛們眼中,他卻是個殺伐果斷,手眼通天的老人。
12年前被啟用,3年前接替前任成為墨西哥城的青衛首領,這個老人在兩次聯盟內戰中策劃了47次政治暗殺和22次機密盜取,任務成功率92,間接死在他手裡的聯盟官員超過20人,失勢下野的更達百人。
這是一份堪稱優秀的答卷,不在於他殺死了多少人,而在於他在後續的職位競爭中為青衛們囊獲了超過六成的崗位,從元首府邸的警衛到軍隊的高層,除了他自己,沒人知道墨西哥城的青衛已經成長為一股怎樣的勢力。
欺騙、收買、威脅、吸納,組織慣常的手段他無一不精,行事每每出人意表,細想下來又在情理之中。
美洲總部曾希望他競選墨西哥城議員,甚至已經為他組建了競選團隊,撥付了大量的資金,但他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我不需要更高的身份,我需要的是能夠進入關鍵位置,能夠獲得更高身份的成員。”
費迪曼的話裡透著一種與眾不同的信念,在他的信念中,成員的身份僅取決於如何發揮個人特質,和其在組織中的地位毫無關系,而他,無疑更適合做一個貧民區教書匠,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議員老爺。
今天,這個教書匠隻身一人來到秘密聯絡站,敲響了那扇破敗的大門。
“誰啊,大半夜的!”屋裡傳出女人的嬌笑和男人氣急敗壞的喊聲,似乎是什麼好事被破壞了。
“比諾,是我。”費迪曼輕聲回應。
屋裡一陣雞飛狗跳,有著小麥膚色,身材健美的比諾飛奔出來開門,連褲子都沒來得及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