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裡訊號不好,晚上再說。”
看著電梯門已經被關上,花錦有些遺憾地嘆口氣,長得這麼好看的男孩子,不多看兩眼,總覺得有些吃虧。尤其是那略帶驕傲的小眼神,簡直就是人間極品。
回到房間,花錦開啟微博就發現那位訂制熊貓繡的網友又給她發紅包了,原來這位網友發現她來了蜀省,猜到她是為了查有關上個世紀熊貓繡風格而來,所以又給她發了幾個大紅包。
她連張收據都沒有給,這位網友就不停的轉錢給她,真是視金錢如糞土。
不過……她喜歡。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柔軟舒適的大床上睡到自然醒,洗漱好後,花錦乘坐汽車趕往了那位擅長熊貓繡大師的家。
八年的時間,整個蜀省的變化很大,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水泥公路柏油馬路更是通往了大大小小的村莊。高姨說,這位熊貓繡大師呼吸道不好,回了老家修養,花錦以為自己要跋山涉水才能找到大師的家,哪知道到了縣城裡,只需要花兩塊錢的鄉村公交車費,就能去熊貓繡大師所在的村子。
公交車上大多是趕完集回家的農民,這些人大多互相認識,湊在一塊兒說著自家養的家畜家禽,還有老人在炫耀兒女給自己買的新家電,熱鬧至極。
有大媽家花錦長得細皮嫩肉,打扮得時尚靚麗,以為她是哪家在外面出息了的女兒回鄉探親,還主動問了起來。
“不,我是來找宋蓮女士的,我家長輩與她是故友,所以來探望一下她。”花錦用蜀省話回答了這位大姐,多年都不曾跟人說過蜀省語言,似乎連腔調都缺了那麼點蜀地的味道。
“聽你的口音,不像是我們本地人。”大姐想了想,問車裡另一位大叔,“哎,這個女娃找的宋蓮,是不是你們宋家灣的?”
“宋蓮啊?”大叔回想了一下,“她要找的是不是以前在芙蓉繡品廠上過班的宋蓮哦?”
“對對對,就是她。”花錦沒有想到這麼快就有宋繡師的訊息,喜道,“大叔,您是跟宋繡師住在一個村的嗎?”
“哎喲,你還不曉得啊,宋蓮昨年就走了。”大叔道,“去年她辦喪事的時候,有不少的人來弔唁,你哪裡還找得到人嘛。”
大叔見花錦變了臉色,勸道:“你莫急,現在她屋頭還有她大女兒跟大女婿在,等哈你跟我一路走,我帶你去她屋頭。”
“謝謝您。”花錦心情有些低落,高姨提過,這位宋女士是位十分了不起的繡師,當年還曾跟高姨說,可惜她後繼無人,一門手藝恐怕要荒廢了。
不知道這麼些年過去,宋繡師在西去前,有沒有找到繼承她手藝的人。
宋繡師女兒住在一棟兩層小樓裡,聽說花錦是來找自己母親的,已經年過五十的她,熱情地招呼花錦坐下,還要去給花錦煮甜湯,被花錦攔下來了。
家裡牆上掛著一些繡畫,都是難得的精品,花錦忍不住多看了幾眼。注意到花錦的眼神,大女兒半是驕傲,半是遺憾,“我媽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刺繡,以前還拿過省裡的大獎,後來她眼睛不好了,就常跟我念叨,喜歡刺繡的人越來越少,她的手藝沒人繼承。”
“牆上這些,都是宋繡師的作品嗎?”花錦抬頭看牆,這些繡品風格不一,不太像一人所作。
“不是,這是我媽跟她一些朋友的作品。”大女兒道,“這幾年她腿腳不太好,就把朋友送的作品掛在牆上欣賞。”
花錦與宋繡師大女兒一起去墳地給宋繡師上了香蠟,從墳地回來的路上,大女兒道:“花女士,你也是從事刺繡一行的吧?”
“被您看出來了?”花錦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