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樂工們都弄崩潰了。
動作多是漢唐舞的動作,但還是那句話,時代差別引起審美觀不同,她在現代時所學的漢唐舞雖經各位前輩大力研究、複原,但與古時也多少有些不同。
是以一舞編成,比她平日裡再長公主府練的宴飲樂舞多了兩分瀟灑、兩分肆意,裙裾旋轉水袖飛揚,承啟轉合更用了不少在現代做理論學習時得出的經驗,樂曲高|潮時舞出的驚豔完全掃盡旁的舞姬因常年恪守規矩而消不盡的壓抑感,另又加些許民族舞元素。
於這回的較量而言,這舞還有個更要緊的優勢:代入感。
紅衣兒時跟的第一位舞蹈老師就告訴她:跳舞不是演戲,但也需要舞者身心投入,代入其中。
李夫人是憑這舞一舉得寵的,她編舞時代入那樣的心境,拿捏著李夫人當時可能的心情,神韻身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奔著那樣的目的而去。或婉約或淩厲,每一個動作皆下了大工夫去想“如何能讓劉徹挪不開眼。”
對那兩位要被送進宮的家人子而言,這一點應該也很重要。既要以此博得帝王寵,跳的舞就不能和宴飲時助興的舞一樣,可看可不看。
紅衣微屏息,馬上就到了樂中間奏,間奏的段落要轉滿十六個胡旋,手上動作和腳下節奏還不能亂。
“鐺——”的一聲,變調的尾音帶著異樣。紅衣一驚,腳下未停定睛看去……
似是古箏的弦斷了。
箏在這曲子中算是一樣演奏主旋律的樂器,出了這岔子,其他樂工便也一同停下了。
門外的一眾歌舞姬聽得房裡驟然安靜,皆停了交談,一併向門內望過去。
紅衣的旋轉卻沒停。
已無奏樂,她將步子放得緩了些,拖長了時間,思量辦法。
足尖一點,紅衣停止旋轉,側身壓肩撤手,不慌不忙地擺了個窈窕的pose出來。
長沉了口氣,薄唇淺啟,懸著一顆心揚音唱了出來:“北方有佳人……”
在旁的一眾樂工霎然傻了眼:怎麼還帶自己唱的?!
外面的一眾歌姬更是面色一白:怎麼還帶嗆行的?!
院落一腳,綠袖等三人更是深吸一口氣:有、有魄力……
其實,紅衣唱得多少有點沒底氣。
論漢唐舞,那她是術業有專攻;論唱歌……連業餘歌手都算不上。是以連舞都折了兩分氣勢,竭力逼著自己心無旁騖的接著跳下去,可碰上這種意外,“心無旁騖”又哪有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