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木桶上寫著數字。
韓宣見面前這些都寫“1994”,問巴蒂斯特管家說道:“這些是去年的新酒?”
“沒錯,去年十二月份裝桶的,現在已經可以喝了。酒是新的,但橡木桶都是老桶,使用時間普遍超過三十年。現在有些新酒莊,喜歡讓葡萄酒裡帶有橡木桶的味道,不過我們普羅旺斯的釀酒師認為,那會破壞葡萄酒的口感,而使用這些老橡木桶,沒有橡木味。如果橡木桶的數量不夠了,一般會去些破産的老酒莊,買他們的酒桶,價格比新桶高幾倍,但那很值得。”
巴蒂斯特管家說完,對韓宣、伊莎貝莉他們招招手,示意跟自己過來,進入一個單獨的小房間。
吃力從木架上搬出個箱子,拍幹淨上面灰塵時候,嗆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不停咳嗽。
腳下的灰塵很厚。
韓宣踩上去,能留下清晰的腳印,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年沒人進來過。
等管家開啟箱子,他們探頭往裡看去,一個超小的橡木桶,長度只有四十厘米不到,看上去胖胖的,有些萌。
跟外面那些一米長的橡木桶比起來,怎麼看都覺得奇怪。
不過沒人敢輕視這個小不點,因為它上面的銅制銘牌上,清楚刻著“送給亨利三世”。
“這是波旁王朝時期,我們這座高德莊園的主人,獻給亨利三世國王三十歲的禮物,當時的莊園主是亨利三世的叔叔。他總共親手釀制了十三桶,因為十三這個數字不吉利,於是只送給亨利三世國王十二桶,剩下的那桶留到了現在。就是它,釀造於1579年。”
等巴蒂斯特說完,韓宣問道:“放了四百多年,裡面還有酒?”
“有啊,不過只有一半左右。”隨著巴蒂斯特晃動,裡面清晰傳來水聲。
“我的天!紅酒放了這麼多年,應該非常好喝吧?”加爾傑農幫忙翻譯後,歐文摸摸自己的大光頭,瞪大眼睛問道。
韓宣白眼對他,無語用英語說道:“紅酒的保質期比較長沒錯,但並不是沒有保質期。四百多年前的紅酒,而且當時製造工藝簡陋,誰知道裡面還有什麼東西,或許早就變成醬油那樣的了。反正我覺得聲音聽起來有點奇怪,還是就這樣放著比較好,當成收藏品。有這麼長的歷史,而且還有歷史意義的紅酒不多,送去拍賣至少能拍出去二十萬美元,遇到喜歡它的人,或許還可以更多。”
“四百多年的紅酒啊,假如能喝到它,即使中毒死掉我也心甘情願。”
加爾傑農這位法國人,喜歡葡萄酒的天性,已經寫在了基因裡。
遇到這麼難見的葡萄酒,忍不住想要嘗嘗,說話時候不斷看向韓宣,喜歡他能將這桶酒開啟,帶自己沾點光。
不過韓宣直接無視了他那渴望眼神,被灰塵嗆到不行,離開走了出去。
巴蒂斯特管家將箱子蓋好,放回原處,關上門後也走出來。
每個酒窖都有點壓箱底的東西,等客人過來時候,展示給他們看,表露出自己酒莊的底蘊。
那桶酒就是高德酒莊的“底蘊”。
見一幫酒鬼們,依然戀戀不捨地盯著那道門,好像有透視眼,能看到那桶酒,然後喝了它。
中年管家趕忙從櫃子裡,找出幾個高腳杯沖洗幹淨,走到一個橡木桶旁,開啟水閥倒出點酒。
“這是去年的新酒。不用醒了,晃晃就可以喝,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