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哈哈一笑道:“哪裡,荀師的才學,朕一輩子也學不完啊。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的道理,荀師不知多少年前就學過了。
恐怕是荀師生於亂世,如今眼見我大漢強盛,國泰民安,所以心裡想著要讓我大漢世世代代的延續下去,所以才有了弱化所有外敵的想法吧?”
還真是被劉禪說中了,荀彧剛才想著想著,腦海裡就不由自主的冒出了弱化所有外族,讓大漢不斷強盛,延續下去的想法。
其實這並不是荀彧不懂這個道理,而是荀彧心裡已經對大漢產生了歸屬感,把大漢當成是自己的國家,想要讓國家不斷的延續下去。
荀彧不由得啞然失笑道:“我荀彧生於桓帝時期,成長與靈帝時期,桓靈二帝雖然昏庸,但我對大漢的感情卻無法割捨。
後來投身曹操,也不過是想大漢能在他手裡能夠得到重建,後來跟你到了益州,對於汝父建立的大漢,打心底裡是看不起的。
不過這些年,大漢在你手中不斷強盛,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說實話,現在的大漢,在我心中已經超過了以前的大漢。”
見荀彧說出這番話來,劉禪心中也不禁有些自豪,如今大漢能讓荀彧產生歸屬感,並且在他心裡面,比重已經超過了東漢,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的大漢好啊!
劉禪看了看荀彧,見他閉目沉思,嘴裡不時念叨著什麼,劉禪細心聽去,多是在說關於佛教傳道草原的事兒。
劉禪神色一動,說道:“荀師既對此事感興趣,不如朕便將此事交給荀師來辦?換了旁人,只怕難以弄懂此計的精髓!”
荀彧聞言睜開了眼睛,看著劉禪笑道:“你就不怕把我這把老骨頭折騰散了?”
劉禪笑道:“荀師未及七十,身體硬朗,況且此事只需盯著,把握好大走向即可,不必四處奔波,也不算勞累。”
“行吧!”荀彧擺了擺手道:“那些僧人翻譯經書,只怕還要些年月,我就替你管理此事,培養幾個能做這方面事的人才,佈置些暗子。
等將來那些僧人將經書翻譯好了,陛下在讓其他人做此事。”
“如此甚好!”劉禪聞言大喜。
白馬寺建寺已有一百多年,那些僧人花費了一百多年,才將經書翻譯成漢文。
如今劉禪要讓僧人前往草原傳道,草原上的胡人,主要是說鮮卑話,因此那些經書,就又要從漢文翻譯到鮮卑文才行。
這同樣是一個繁瑣的工程,如果沒有其他人幫助,可能又需要一兩百年的時間才能翻譯完成。就算劉禪派遣大量的懂漢文的鮮卑人協助那些僧人,沒個三五年的時間,也翻譯不完。
荀彧雖說沒有直接答應負責此事,但制定大體方略,培育相關人才,佈置暗子,也算是幫了劉禪的大忙了。
二人說著說著,隊伍已至洛陽城下。
劉禪自西而來,進入洛陽,走的應是雍門。
劉禪剛才去白馬寺,讓官員以及他們的家眷先一步前往城中,進入雍門,劉禪掀開窗簾,只見街道上仍舊有著許多官員,忙著搬東西入府。
荀彧見到了洛陽,也掀開窗簾向外面看去。
先前魏延見到劉禪的時候就已經說了,洛陽城東南西北四大區域,目前北區和南區都處於無人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