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陵墓,早已經從成都般到了長安,關張二人的陵寢其實也早就修好了,是當年修建長安惠陵時一起建立的。二人的陵墓位於惠陵旁邊,關羽在左,張飛在右。也算是讓他們三兄弟死後能永遠在一起。
潘濬沉吟道:“可是如今天氣炎熱,若運回長安舉行葬禮,只怕屍身難以久存。在荊州尚且可以製作冰棺存放,但在路上可不行。”
劉禪聞言也有些為難,如今正是八月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屍體在這種溫度下存放兩天就會出現巨人觀,想要運回長安舉行葬禮,到時候屍身腐敗嚴重,這葬禮還怎麼辦?
至於處理屍體就更不行了,這又不是特殊情況,用藥物處理屍體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關羽如今是自然病死,若用這種辦法,對於關羽則是一種褻瀆。
馬良沉吟道:“不如先將君侯屍身留在荊州,先大殮入棺,召集國中官員前來祭拜,等以後在挑選良辰吉日運回長安安葬。,”
劉禪點了點頭道:“如今之計,也只有如此了!立刻飛鴿傳信前往關中,除了必要的留守官員之外,命大司馬攜其他文武立刻前來荊州參加葬禮。
在請歷官占卜,挑選時日,其餘雜事,也都交給兩位處理了。”
“陛下放心,這是臣應該做的!”二人點了點頭,拱手退下。
人死之後,大殮入棺的時間以及下葬的時間都需要占卜選定日子才行。
不過關羽的遺體,卻先由臥房運到了府衙正殿,為延緩關羽屍身的腐爛時間,馬良又準備了大量的冰塊降溫。
一夜之間,江陵刺史府衙高懸白幡,府中哭嚎之聲從白天到清晨就從未斷絕過。
清晨起床的百姓們路過府衙,見府衙掛起白幡,皆驚訝異常。
府衙是朝廷辦公的地方,哪怕潘濬這個荊州刺史死了,也是要回家舉行葬禮,如今這是誰去了?竟然有這麼大的面子,竟然在刺史府舉行葬禮?
只是這些百姓不知道,以關羽大將軍的身份在刺史府舉行葬禮還是有些委屈了。
當天晚上,馬良便當出飛鴿,前往關中報信。
飛鴿傳書的原理,乃是因為鴿子會辨別方向,認識回家的路。一隻鴿子當然不可能飛幾百上千里路,在長安和江陵之間,其實有一條鴿道,每隔百里路,便有一個養鴿子的據點。就像接力一樣一步步傳遞,達到送信的目的。
說來也巧,長安這邊此刻正好收到了劉禪平定宛城,奪取南陽的訊息,白日下了一天大雨,晚上天氣涼爽,諸葛亮的官員遂召集文武,宣告劉禪奪取南陽之時,舉行慶祝典禮。
典禮在大司馬府舉報,諸葛亮高座首位,殿下乃是一眾文武官員,三公九卿,達官顯貴盡皆在列。
“陛下奪取了南陽,下一步就該攻打許昌,北上洛陽了。”
“是啊,看來我大漢掃平偽魏,一統天下之日指日可待也。”
“子龍,今日高興可要陪我不醉不歸啊。”
“叔至既有酒性,在下自當奉陪。”
一眾文武都非常高興,趙雲陳到二人坐在一起,更是比起酒量來。
諸葛亮坐在首位上,臉上卻沒有多少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