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襄樊的諺語中有一句話,叫做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
這兩座城池相隔不遠,被漢水分隔,雙方互成掎角之勢。如果從北方攻樊城,襄陽這邊可以支援,如從南方攻襄陽,樊城這邊也可以救援。
但從進攻的角度上來說,兩城的差距有著天壤之別。
襄陽城城池規模浩大,城高而強深,東西北三面環漢水,西南有峴山所依,依山傍水,承地利的險要,構成天然屏障,難以攻取,歷史上蒙元打了襄陽數年直到城中守軍彈盡糧絕這才投降便可見一斑。
而樊城南依漢水,其餘三面,卻是平原地帶,是通往宛洛之地的道路,敵人來襲,若包圍樊城,守軍要是沒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只能退守襄陽。
像如今這種情況,襄陽還屬於大漢的城池,劉禪若是率兵圍城,樊城便是一座孤城,宛城要是沒有援兵的話,城中守軍只能是閉目等死了。
視察完樊城的情況,劉禪便率兵回到了鄧縣縣城。
劉禪對著黃煦下令道:“黃煦,你從小在荊州長大,還算熟悉水情,朕便命你領軍前往漢水上游截斷水源,積蓄洪水沖垮樊城之外的土山。
張苞,朕命你率兵遷移漢水兩岸的百姓,將他們遷到高處,以免到時候洪水來襲,傷及百姓。”
“諾!”二人拱手領命。
“陛下!”正在此時關羽走了出來。
劉禪詢問道:“二叔有何事?”
關羽拱手說道:“陛下,正陽他雖然是在荊州長大,但卻不是在江邊生活,截斷江流,積蓄洪水,此事非同小可,必須對漢水有足夠的瞭解才行,不是直接在上游將河給堵住就行了,其他分流,也有或疏或堵。
若是有所差錯,要麼洪水不夠,無法重毀樊城之外的土山,要麼量大傷及自身。微臣久在荊州,對漢水水情非常瞭解,當年也曾在此地水淹于禁大軍,此事便交由微臣去辦吧。”
劉禪搖了搖頭道:“二叔身體不適,朕怎好叫二叔如此辛勞呢。”
關羽沉聲道:“當年微臣坐鎮荊州,也曾率兵攻打過樊城,只可惜最終失利,如今再次兵臨城下,這樊城,微臣想親自拿下來,還請陛下成全我的心願。”
劉禪見關羽滿臉堅定之色,便說道:“也罷,既然如此此事便由二叔你負責吧,由黃煦輔助你。”
“多謝陛下!”
劉禪點了點頭道:“嗯,此事必須儘快,這兩天天氣悶熱,朕料定會有大雨來襲。我軍兵馬多是關中,西涼人士,不適應南方氣候,若是在淋雨,很容易生病。”
劉禪也是從小在荊州長大,對於荊州的氣候非常瞭解,一般來說,荊州的雨季,是在四月到十月份之間。如今已經是五月份,據百姓所說,四月到五月份這段時間,還沒有下過什麼大雪,連雨。
而這兩天雖然是晴天,但相比平時卻比較悶熱,熟悉南方氣候的劉禪知道,這幾天會有大雨來襲,而且時間也會持續幾天。
當天,關羽與黃煦便點起兵馬行動起來。
斷江蓄水也是有講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