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質是南陽都督,雖然還未於胡質交手,但從這件事上了,劉禪便能看清楚胡質用兵的特點。
此處距離武關較近,胡質身為南陽都督,不僅要預防荊州的漢軍,武關方向也要預防。因此對於這裡的地形,不會不瞭解。
可胡質卻沒有派兵駐守在此處攔截漢軍,這說明什麼?說明胡質不敢與漢軍作戰,害怕派兵過來與漢軍作戰會損兵折將。
因此胡質的戰略主張應該是避戰,以城池跟漢軍周旋,打拖延戰,漢軍作為進攻的一方,糧草從別的地方運送過來,消耗肯定會大於駐守本土的魏軍。
漢軍想要拿下南陽,就得在糧草耗盡之前拿下城池,到時候就是看漢軍矛尖銳,還是魏軍的盾堅固了。至於其他作戰方略,胡質卻是根本不考慮。
清楚了胡質的戰略主張,漢軍在加以針對,拿下南陽就簡單許多了。
如今春暖花開,此處位於群山之間,有激流湍石,茂林修竹,群山之間,還有許多野花盛開,劉禪領著眾將在路上欣賞了一會兒風景,前方張任便派人過來傳信,說營寨建立好了,請劉禪過去休息。
休息了一晚之後,大軍繼續啟程出發,又過了兩日,大軍終於出了河谷地帶,來到了南陽盆地。
抵達平原地帶之後,劉禪便對眾將下令道:“如今已是正午,讓將士們休息,埋鍋造飯吧。”
“諾!”
兵馬停下來休息,不過多時便弄好了飯菜,先拿來給劉禪享用。劉禪與眾將聚集在一起,吃過飯後,張任將地圖攤在地上,指著地圖說道:“陛下出了河谷地帶,這附近的城池就多了,您看……”
劉禪聞言在地圖上看了起來,大軍沿著丹水向南陽進發,往南丹水還有兩百多里才匯入漢水,但看地圖,這一河段位於丹水附近的城池,卻有四五個之多,至於其他地區,城池密密麻麻在地圖上標註的都看不清了。
南陽的地域其實不大,但城池密集程度,卻是大漢首屈一指的,在大漢最鼎盛時期,南陽是天下第一大郡,人口是大漢最多的,有好幾百萬人口。
張任對著劉禪詢問道:“陛下您說該如何進軍?”
劉禪沉吟一番說道:“關中糧草不多,此次出征,我們就攜帶了二十日用糧,如今只剩下十五日了,因此必須先前往樊城那邊,與荊州兵馬匯合,補充糧草。”
眾將聞言皆點了點頭。
劉禪看了看地圖,想了一會兒說道:“漢水有丹水,均水,鈣水一共三條分支,三河匯於一河,才名漢水,將襄樊分隔。
咱們兵分三路,張任,你率領三千兵馬前往均水,沿均水南下收復各城池,鄧艾,你率三千兵馬前往漢水,沿鈣水收服各城池,朕自領一軍,沿丹水前進。屆時咱們在樊城匯合。”
鄧艾看著地圖,說道:“如將三條大河附近城池收復,基本上算是拿下了南陽西部地區,收復了三成的南陽。”
很快,大軍吃了飯,休息好了,鄧艾,張任二人各領了三千兵馬離開,一左一右分往均水,鈣水方向而去。
而劉禪則不必前往其他方向,只需繼續沿著丹水前進即可。
鄧艾,張任二人剛剛離開,劉禪也打算率領大軍繼續前進。
黃煦對著劉禪說道:“陛下,末將剛剛檢視地圖,此處往南不到二十里,乃是丹水縣,請陛下給末將一千騎兵,讓末將先行奪取丹水縣城,陛下自領大軍在後,待陛下抵達丹水城,便可直接入城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