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得到水泥的配方也沒有多久,更何況還要加以研究才能懂得具體如何燒製,參與研究的工匠雖多,但短時間弄懂的人卻不多。如今這些熟悉燒製水泥的工匠都被曹睿派到了幷州,負責幷州的防禦建設。
而樊城是一座軍世要塞,城池的規模不小,想要將其改建為水泥城牆,不是幾天就能辦好的,快一點也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如果懂得燒製水泥的工匠更少的話,這個時間更會往後拖。
在司馬懿看來,如今大漢在朔州根本無力用兵,而在荊州實力充足,而魏國在南陽的防禦不足,因此大漢從荊州進攻南陽是必然的,而且很有可能大漢已經在開始行動了。
故而,魏國如今理應將防禦重心放在南陽。
只可惜因為不懂軍事的華歆干預,導致司馬懿的建議只成功了一半。之所以是一半,那是曹睿曹睿還是派了一部分工匠到樊城去。
可是行軍打仗,軍情如火,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眼下漢軍進攻樊城在即,派遣所用工匠南下都可能來不及,派一部分又有什麼作用呢?
一旁的司馬昭說道:“父親,既然陛下不將您的話放在心上,您又何須多管閒事呢,到時候丟了南陽,陛下自然要來求您!”
“你有沒有腦子?”司馬懿聽了這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指尖戳著小兒子的額頭,罵道:“南陽若失,兵鋒可直指洛陽,威脅國都,到時候我大魏都要亡國了,你要陛下讓我一個人去對付蜀國的數十萬雄獅嗎?你以為我是誰?無所不能嗎?”
被司馬懿這麼一罵,司馬昭也低著腦袋一言不發。
司馬師見司馬昭被訓,便岔開話題:“父親,如今陛下不聽您的,卻如何是好?”
司馬懿聽了這話,又坐到了座位上,沉吟一番,又開始寫信給曹睿。
原來的建議已經被曹睿所駁回,司馬懿只能重新想一個辦法。
這一次,他直接說斥候打探到武關有用兵的跡象,斷定劉禪不久會從荊州進攻南陽。然後請求曹睿讓自己前往南陽鎮守,讓其他人暫守潼關。
曹睿很快又接到書信,不過卻沒有同意司馬懿的請求,只說潼關重鎮不可沒有司馬懿,當然對於司馬懿的話,曹睿也沒有沒有完全不管不顧,同時他也書信給鎮守南陽的胡質,讓他小心提防。
司馬懿也很快收到了回信,曹睿的拒絕,也在司馬懿意料之中。
見自己的兩次建議都失敗了,司馬懿這才長了個心眼,沒有在寫信給曹睿,而是直接去信給鎮守南陽的胡質。
胡質是魏國的重鎮,年輕時期與蔣濟齊名,不僅為官清廉,還善於用兵,歷史上還曾經擊敗過朱然。這朱然是江東的大將,用兵能力,僅在江東四大都督之下。
雖然一次的勝負不能說明胡質的軍事才能有多高,但能擊敗朱然,肯定是不差的。
四月中旬,胡質收到了司馬懿的書信。
此刻荊州都督關平已經在整軍備戰,屯兵於襄陽,攻打南陽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不僅如此,曹睿從幷州派遣的工匠也到了南陽。
南陽的治所,宛城。
大殿之中,胡質拿下司馬懿送來的書信正在耐心的看著。
南陽的大將州泰走進大殿之中,向著胡質說道:“啟稟都督,幷州來的工匠已經抵達宛城了,是否派遣他們前往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