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百姓養一個人?這怎麼成啊?”
“是啊,而且關中多有蝗災,要是出了蝗災,那我們豈不是要斷糧了。”
“靠益州隴右供應終究不是個事啊。”
“這遷都還是太急了,應該先遷百姓充實人口,等人口充實,收的稅夠養活兵馬官員在遷。如今遷過來,三十萬百姓養三十萬人,這怎麼成!”
“如今關中形勢如此嚴峻,怎麼還能遷百姓過來了,到時候斷了糧,如何善後啊?”
一眾官員聽了諸葛亮的話,都非常恐慌。
劉禪擺了擺手說道:“好了,你們也不必太過擔心,目前的形勢也沒有如此嚴峻。
曹真駐守長安時期,城中有積蓄了很多糧草,如今還夠十萬兵馬維持個一年多。這些糧草加上士兵屯田所得,關中的十五萬駐軍的軍用糧草,暫時不必擔心。
而官吏遷移,大多也都帶了一段時間的用糧,此刻六月,種植玉米也不算遲,只要你們儘快購田種植,至十月底也可收穫,這方面也不必擔心。
因此主要是那五萬徭役,他們多是負責開墾田地,興修水利,修繕宮室,吃穿俱是朝廷供應。
而且朕此次從益州還帶了三萬兵馬過來,如今關中的駐軍其實是十八萬人,這三萬兵馬以及宮廷的護衛,內侍,宮女這些,消耗的也都是官府屯糧,這些依靠益州,隴右的糧草,也尚可支撐個一年半載。
但長此以往,肯定不行,因此還是得將以前逃難到各地的關中百姓遷回長安,從事生產,如此才能支撐起如此大的消耗,並且以後還要積蓄糧草,作為軍用。
不過如今是六月,益州那邊多重水稻,玉米,紅薯,這些都是十月收穫,所以現在吃的差不多了,百姓沒有餘糧,因此遷移過來,負擔太大了。
而隴右,涼州位於北方,百姓多種麥子,五月剛剛收穫,家有餘糧。可先將涼州,隴右的關中百姓遷移到關中來充實人口。
到十月份,益州漢中的百姓收穫了玉米,紅薯,擁有足夠多的餘糧之後,在將他們遷移過來也不遲。”
聽了劉禪的分析,一眾官員這才放下心來。
劉禪對著諸葛亮下令道:“大司馬,讓隴右,漢中,益州各地,統計這些年逃難過去的關中百姓,統計籍貫。傳令關中各地官吏建造村莊,在不影響朝廷用度的情況下,慢慢將各地的百姓遷移過來,從事生產。”
諸葛亮拱手領命:“微臣遵旨!”
劉禪又看向大殿後方的一人:“吳普!”
“微臣在!”
這吳普是神醫華佗的大弟子,這些年華佗張仲景收了很多的徒弟,其中吳普的醫術最為高明,如今華佗,張仲景都已仙逝,繼承了華佗衣缽的吳普則在宮廷擔任御醫。
一方面是為宮廷治病,另一方面,則是管理國家的醫學事務。
劉禪對吳普下令道:“從益州,荊州召集醫者,前來關中廣開醫館。目前可多召集一些精通婦科的醫者。”
“諾!”吳普雖然不明白劉禪的意思,但還是拱手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