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一眾官員緘默不言,都在思考著自己提的方案的利弊,劉禪清了清嗓子說道:“朕已經提出瞭解決的辦法,如何抉擇,諸位愛卿自己思量吧。”
劉禪隨後看著一眾文武說道:“朕預計明年開春之後,便可遷都長安,時間雖然還有幾個月,但也需提前做好準備。
特別是三公九卿等各部衙門,需現在就準備遷都之事,這十二個衙門,事關國家運轉,屆時北遷,總不能在路上處理國家事務吧?
朕回來成都之前,已經在長安提前準備了官署,各部衙門,可儘快派人前往長安,慢慢完成府衙的遷移之事。
朕已命大司馬諸葛亮,大將軍關羽,司徒法正三人在長安總攝全域性,你們到了長安,聽從他們的命令就行了。”
遷都之事,不能一蹴而就,權利需要慢慢轉移。
雖然長安那邊,還沒有準備好,但成都這邊,也要提前派人過去,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三公九卿這種重要的衙門。
大規模的北遷時間定在明年,但三公九卿管理全國的事務,屆時他們在北遷的路上,總不能還處理國家的事務吧?
因此成都這邊,就需要提前分派一部分人過去組建府衙,慢慢將權利轉移到長安去。屆時大規模遷移,長安那邊各個重要的衙門已經辦公了,國家還能照常運轉,不會耽誤大事。
“諾!”三公九卿等各部官員紛紛拱手領命。
劉禪點了點頭,又看向龐統說道:“龐司空,朕命你成立遷都司,全權負責遷都之事,統籌全域性,中央官員,各個衙門的佐官,先前往遷都司報備,清點出北上關中的戶籍,人口。然後報與大司馬,讓他提前準備。”
龐統拱手領命:“微臣遵旨!”
“糜竺!”
“微臣在!”劉禪的舅舅糜竺拱手而出。
劉禪看著糜竺說道:“朕命你成立良田司,如有遷都官員需要變賣田產假家產,由你全權負責收購。”
“微臣遵旨!”
劉禪繼續說道:“如今各部衙門需要提前轉移,因此難免會忽略益州的事務,而且遷都之後,益州也需挑選一位刺史來治理,因此朕決定現在就挑選出一個益州刺史,全權負責益州事務,如此準備遷都期間,益州也不會混亂。”
一眾官員聞言皆看向了大殿最前方的那幾個人,三公九卿等幾個高官。
劉禪如要挑選益州刺史,遷都之後留守益州負責益州事務的話,最有可能的人,就是在這些人當中。
劉巴,李嚴,董和三人對視一眼,以他們的智慧,都猜到了這個人選可能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首先用排除法,三公以及尚書令徐庶是大漢的頂樑柱,自然不可能留下來。
再從能力上來看,留守的人選,能力肯定不能弱,而他們三人是大漢的精英,無論是智謀還是執政手段都是一流。
而從派系上來說,留守益州之人,肯定不能是益州人。
李嚴自不必說,雖然以前是劉璋麾下的人,但卻是荊州逃過來的,劉巴也是如此,而董和其實也不是益州人,他是南郡枝江人,東漢末年般過去的。這三人都屬於東洲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