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三言兩語,劉禪便將各地兵馬重新排程了一番。
漢中,隴右二地,原本各有五萬兵馬,而換防之後,漢中,隴右都只保留一萬人駐守,其餘四萬,共計八萬人則來到關中。
漢中的那四萬人,三萬人由張任繼續統帥,駐守在武關,剩下一萬則被分了出來負責華陰的防禦。
鄧艾的隴右兵馬也是如此,三萬仍由鄧艾率領駐守馮詡,分出來了一萬,加上張任那邊分出的一萬,共計兩萬人馬,由魏延,黃煦率領鎮守華陰。
而原陽平關,武都守將龐德,則被劉禪調去涼州,涼州五萬騎兵,只保留兩萬人,剩下三萬騎兵發來關中,繼續由馬超率領,駐紮在關中北部的新平,負責防禦北方步度根的鮮卑勢力。
而劉禪從益州帶來的四萬兵馬,則留守在長安,仍舊作為拱衛國都的兵馬,以作禁軍之用。
當然,日後劉禪正式遷都之後,益州剩下的兵馬,也還要調集一些到長安來。
劉禪對著眾將吩咐道:“如今天氣已經漸漸轉暖,朕從益州帶來的四萬兵馬,繼續負責建造城牆之事,由趙雲,林嘯,淩統,柳隱等將負責。
其餘眾將,儘快完成換防之事,由大將軍統籌。”
“諾!”眾將拱手領命。
接下來,關中便陷入忙碌之中了。
天氣逐漸轉暖,已經不在結冰了,趙雲,林嘯等將領帶著四萬益州兵馬,繼續負責建造城牆之事。
雖然建造城牆的目的一開始是為了對付魏軍,但如今工程已經展開,也不能半途而廢。
鄧艾,張任,馬超等將,則忙著換防之事。
魏延,黃煦則先行帶著張任,鄧艾分出來的兩萬兵馬前往華陰駐守,修繕,擴建華陰城。
華陰雖然北接黃河,南倚華山,但地形還是非常寬闊,因此需要將城池建得大一些才行。
當然往華陰派兩萬兵馬也只是暫時的,等以後正式遷都,益州的兵馬過來之後,劉禪還會派一部分去守華陰。
時間轉眼來到四月份。
四月份是播種的集結,番薯,玉米都可以播種。
建城,換防的工作劉禪都交給了關羽處理,關羽身為大將軍,雖然大局觀不行,但這些事務卻可以處理,因此劉禪將這些事務全權交給了關羽負責,也讓他真正做了一回大將軍。
而劉禪與諸葛亮呢,主要負責關中的農事。
關中之地,久經戰火,人口已不足三十萬,雖是平原地帶,土地肥沃,但大多已經荒廢,加上不修水利,蝗蟲為禍。
治理關中,任重而道遠。
經濟的話,對於目前的關中來說,有點遙不可及,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經濟根本發展不起來。
因此想要經營關中,將關中建設起來,第一步是發展農業。
只有將農業發展起來,百姓吃飽穿暖,人口才提升得上去,才能在這個基礎上發展經濟,將關中建設得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