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沉聲道:“蜀軍都來自益州,不習水性,而且他們沒有船隻,走黃河是接應大將軍的唯一辦法。
既然船隻不夠,你便派人去造,派人去搜集,能弄多少是多少!”
“諾!”郝昭拱手領命。
隨後,司馬懿與眾人返回了潼關。
回到潼關之後,潼關兵馬便行動開了。
兩萬兵馬分為兩批,一批往下游而去,蒐集附近百姓手裡的漁船。
另一批兵馬,則砍伐樹木,打造木筏。
這麼短的時間,魏軍自然打造不出什麼大船,只能做一些木筏之類的。
黃河雖然洶湧澎湃,但此處位於風陵渡口附近,河水也還算平緩,加上又不是汛期,木筏之類也用得上。
若是在過一段時間,冰消雪融,黃河進入汛期,那木筏就派不上用場了。
由於風陵渡口還在魏軍手裡,魏軍如有充足的小船隻,可以從黃河上將兵馬接到黃河對面的河東郡。
因為漢軍是益州兵馬,不習水性,而且沒有船隻,所以從黃河上接應魏軍,是最簡單的最安全的。
不過可惜魏軍並沒有多少船隻,黃河也非常寬闊,一次就能接應幾千人,而且到時候魏軍必會爭先恐後的上船,秩序混亂,還要花時間維持秩序,因此一天下來也接不了幾次,並不能將所有兵馬都接走。
魏軍的動靜,很快就傳到了諸葛亮的耳中。
林嘯沉吟道:“司馬懿派人蒐集漁船,打造木筏,必定是想從黃河上接應魏軍啊。咱們沒有戰船,這倒是不好辦了,可否派兵去毀了戰船?”
斥候說道:“司馬懿很奸詐,一直是將船放在河對面,若要用船,舉火為號,對面計程車卒才會將船開過來。”
林嘯為難道:“船在河對面,咱們沒有船,士兵也大多不識水性,這就不好辦了!”
諸葛亮沉吟道:“司馬懿既派人蒐集漁船,打造木筏,必是船隻不夠。只需讓子渟將兵馬向前推進,威脅潼關!讓司馬懿將造船士兵召回來就行了。他們船隻不夠,也帶不了多少兵馬回去。”
林嘯拱手領命:“我這就去吩咐!”
在諸葛亮的命令下,黃煦帶兵向潼關進發,司馬懿唯恐潼關有失,只能將兵馬召集回來。
時間一晃過去五日。
長安這邊,曹真終於準備完畢,可以帶兵離開了。
在離開之前,曹真召集眾將商議退兵之事。
大殿之中,曹真對眾將說道:“據悉,劉禪已派諸葛亮率大軍在潼關道攔截我軍,我軍想要突破,將會困難重重。
但如今蜀軍想要在長安外建立城牆,武關也丟了,想要奪回關中,希望渺茫。不突圍也不行了,而且想要突圍,也只能走潼關這一條路。因此離開長安之後,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惡戰!”
胡遵拱手說道:“大將軍你只管下令吧,我們何懼之有?”
石苞冷聲道:“就是,戰就戰,還怕了蜀軍不成?”
“好!”曹真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依照潼關道的地形來看,蜀軍定會在道路上佈置營寨,在山嶺上佈置弓箭手。因此我軍突圍,必定以最快的速度突破漢軍的營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