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曹彰便帶著百十騎從小路趕往長安。
以騎兵的速度,不過一天時間,曹彰便抵達了長安附近。
不過曹彰沒有貿然前往長安,而是在附近隱藏下來。
長安城外一高山,曹彰與部下隱藏在此,觀察長安的情況。
由於冬季來臨,建造城牆的工作只持續了一個多月,漢軍僅有東門在建造了一塊,但也不過丈許高。長安四周的沙,石倒是堆積如山。
由於劉禪讓諸葛亮率領四萬兵馬去了華陰那邊,此刻長安城外,只有七萬兵馬,由於兵力少於魏軍,所以這七萬兵馬並沒有分駐外長安四門之外,而是集中在北門外。
長安城雖然沒有往日的規模了,但仍舊很大,一面城牆也有三四里長,兵力不足的情況下如分兵駐紮,很容易被魏軍突襲。
所以在諸葛亮離開之後,劉禪將兵力都集中在了北門之外。
此刻曹真若是想要率兵返回中原,只有兩條路,第一條路,向東前往潼關,第二條路,向北進入馮詡,從蒲坂津渡過黃河撤退回去。
蒲坂津那邊肯定是不可能了,一來,鄧艾張苞率兵駐紮在那裡,二來,漢軍也沒有收到魏國在河對面準備渡船接應的訊息。畢竟九萬人馬的渡河器具,可是非常多的。
因此曹真想要率兵撤退,只能向東前往潼關。
劉禪是想要在潼關道對付曹真,所以沒有必要擋在東門,而是駐紮在北門,曹真若率兵離開,從北門追擊是最容易的。
曹彰觀察了一番局勢,下令道:“蜀軍全部駐紮在北門外,咱們從南門入城!”
“諾!”
長安北門外,漢軍營寨。
一將領走進大殿,向著劉禪稟報道:“啟稟陛下,有斥候打探到有魏軍騎兵出現在長安附近,大約有一百來騎。”
又一斥候走了進來,稟報道:“啟稟陛下,那一百來騎向著長安南門方向去了。”
“知道了!”劉禪擺了擺手,讓斥候退下。
趙雲拱手問道:“陛下,要不要末將去派兵攔截?”
劉禪沉吟道:“日前大司馬傳信過來,說黃正陽敗在了司馬懿手上,好在只是丟了糧草輜重,兵馬並沒有損失什麼。但其位於潼關下的營寨已經丟了,潼關的魏軍可以出潼關從其他小路抵達關中。
因此這批騎兵,定是司馬懿派來通知曹真退兵的人。咱們已經定計,要在潼關道對付他,因此這些騎兵,自然得放去長安,否則曹真不退,我們如何對付他?”
柳隱遲疑道:“大司馬那邊營寨尚未建好,如曹真提前撤兵,那……”
劉禪笑道:“這個無礙,長安城中有九萬兵馬,他們撤退也要準備幾天的,到時候大司馬那邊也該佈置好了。就算有所誤差,咱們這邊也可以阻擋曹真幾日。”
趙雲拱手道:“那末將便派人告訴士卒不要阻擋他們。”
沒有漢軍的阻攔,曹彰安然無恙的抵達了長安城南門之下。
曹彰來到城下,望著守軍喝道:“我乃鄢陵侯曹彰是也,有急事入城,快快開啟城門。”
長安這邊並不知道魏國變動,當年曹丕上位之後,曹彰便坐了冷板凳,士兵見來人自稱是曹彰,本能的便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