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得手之後,便率兵返回了山谷。
馬岱向著馬超問道:“兄長,咱們如今已經得手,是否率兵回去?”
馬超搖了搖頭道:“雖然咱們燒了魏軍十萬石糧草,但就怕魏軍還會想辦法湊糧草,而且他們也可以派人通知長安提前派發糧草,因此咱們不能急著回去,且在等待幾日,看看情況。”
馬岱點了點頭:“嗯,還是兄長想的周到。”
另一邊,臨涇城。
縣令已經將城中的豪強,地主,官吏都召集起來了,這是城中最富庶的一批人。
由於民夫逃了回來,這些人也基本上知道十萬石糧草被毀的事情,清楚夏侯榮召他們過來的用意。
大殿之中,夏侯榮對著一眾鄉紳,豪強,官吏說道:“想必你們也知道了,馬超燒了我軍十萬石糧草,沒了這十萬石糧草,隴山大營計程車兵便沒有糧食可以吃,沒有糧食,便無法擋住蜀軍,擋不住蜀軍。
如今國難當頭,我大魏平日裡輕徭薄賦,對你們不薄,如今便到了你們報效朝廷的時候。還以為你們都拿出一些糧草出來,助我軍渡過難關,到時候蜀軍退兵,陛下不僅會歸還你們的糧草,還有其他賞賜,便是爵位也不在話下。
誰拿的多,便都記在心裡,到時候必定十倍還之!”
“我申家願意拿出五百石糧草。”
“我陸家願拿出三百石糧草……”
“我孔家……”
夏侯榮話音落下,一眾豪強們紛紛開口,慷慨解囊。官吏之類的,雖不如鄉紳豪強富庶,也都是有一斗是一斗,有一石是一石的貢獻出來。
一旁有官吏在記錄。
等眾人說完,夏侯榮從官吏手中接過記錄看了起來。
臨涇縣鄉紳,豪強,官吏,一共願意貢獻糧草一萬五千多石。
這麼多糧草,著實不少,臨涇雖是安定的治所,但安定郡地處北塞,是貧窮的郡,而且容易爆發蝗災。一縣之地能拿出這麼多糧草,也算可以了。
但是夏侯榮卻並不滿意,並不是嫌棄別人給少了,而是這糧草遠遠不夠。
臨涇鄉紳豪強們貢獻的糧草有一萬五千,加上府庫的一萬石,一共兩萬五千石糧草,如能這兩萬五千石糧草如果能夠全部運到隴山,省吃儉用,撐個十來天不成問題。
可問題是,這兩萬石糧草並不能全部運到隴山,因為行軍途中,還有消耗。
若是正常情況下,這兩萬多石糧草,派個三千人押送就夠了,十日行期,也消耗不了多少糧草。
可如今馬超在側,對魏軍糧草虎視眈眈,三千人遠遠不夠,曹真已經派胡遵率領一萬兵馬在路上了,步卒輕裝前行,估計三天後便可抵達。
到時候,押運這兩萬五千石糧草的人馬,便是一萬三千人,算是十日行期,這兩萬五千石糧草,在路上起碼要吃掉一半。
而且行路期間,馬超還可能會不斷的騷擾,如此行軍會更加緩慢,原本十天能走完的路程,可能要十二天,甚至是十五天十五天才能抵達隴山。
如此一來,在路上吃的糧草將會更多。
可能出發前是兩萬五千石糧草,等運到隴山後,就只能剩下五千了。
五千石糧草,就遠遠不能支應四萬大軍半個月的消耗了。
夏侯榮對著眾人說道:“這些糧草還遠遠不夠,你們能否……”
“將軍,去年蝗災,收穫欠佳,我們也沒多少存糧了,這些已經是極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