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446章一矛一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6章一矛一盾 (1 / 2)

決戰即將來臨。

這一次的戰鬥不同以往,這一次是野戰廝殺,而且還是騎兵作戰。

野戰廝殺,考驗的是將領的臨陣指揮能力,對於陣法的瞭解,以及士兵的配合,協同作戰等等各個方面。

冷兵器作戰時代,有一個說法,說是兵馬損失的數量超過兩三成,軍隊就會潰散,其實指的就是野戰廝殺。

這種說法一般只有在野戰廝殺,兩軍正面對決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像上次鄧艾鎮守街亭,一萬多兵馬死傷七八千,士兵仍舊可以繼續防守營寨,這是因為鄧艾在戰前做了思想工作,並且在防守的時候還可以激勵士兵,因此士兵損失大半,卻還可以繼續作戰。

但野戰廝殺就不一樣了,野戰廝殺,陣法一環扣著一環,一但有哪一個方針被敵人沖垮,那就會引起連鎖反應,有時候損失了一成計程車兵就會潰敗。

因為陣法環環相扣,有一個地方出了錯,其他士兵也難以運轉陣勢,兵馬就會混亂,兵馬一亂,就會兵敗。

在野戰廝殺的時候,陣勢一亂,將領也沒有能力激勵士兵,鼓勵士兵繼續作戰,混亂的戰場上誰聽得見?將領自己能保住性命就不錯了。

夏侯稱有兵馬四萬,但卻良莠不齊,將各個兵馬發揮到最大作用,揚長避短,從而擊敗漢軍,是夏侯稱需要思考的事情。

而劉禪只有騎兵兩萬,想要以劣勢兵力擊敗夏侯稱,也不容易,因此就只有在羌人,或者郡兵身上做文章,只要將羌人擊敗,那夏侯稱就必敗無疑。

雙方考慮的問題,都是如何揚長避短,而戰爭,本就是就是一個揚長避短的過程,只要發揮了自己的長處,不將短板暴露人前,便可以克敵制勝。

無論是兵馬廝殺,還是謀士的博弈,都是如此。

你找我的破綻,我找你的破綻,誰先打中了對方七寸,誰便可以獲勝。

時間轉眼間來到三日之後。

這三天時間,夏侯稱一直在琢磨如何用兵,召集將領交代任務,兵馬的訓練他沒有管,一萬戰兵是他培養出來的,軍令如山,如揮臂使,這個他完全放心。

至於郡兵以及羌兵,一個訓練不足,一個號令不齊,夏侯稱只是拿出酒肉,收買人心,讓徐邈穩定軍心,因為只有三天的時間,就算再怎麼訓練也不可能有什麼成果。

如果訓練,反倒會打破他們固有的作戰方式,就像邯鄲學步一樣,趙國的步法沒學到,反而忘了自己是怎麼走路的了。

而漢軍這邊,劉禪也是每日與眾將商議如何用兵。

這一日清早,夏侯稱率領著四萬兵馬出了古關,兵馬在城外擺開陣勢後,向著狄道方向緩緩行去。

而漢軍,同樣是出了狄道城,在城外擺開陣勢,向古關行去。

雙方都是提前將陣勢佈置好趕往決戰地點,至於誰的陣勢更能佔據優勢,就只有看戰前誰能將敵人的心思給琢磨透,猜到對方的用意,從而佈置一個剋制對方的陣法可。

戰場就在古關與狄道的平原之上。

一馬平川之地,也無法埋伏利用地形做文章,完完全全就是考驗將領的指揮能力以及士兵的協同作戰能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