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雖為太子,但更是劉備長子,也需參加儀式,與劉永,劉理等跪在劉備靈柩兩側,文武祭拜之時,也需還禮。
至五月二十日,劉備正式入土為安,葬於惠陵,劉禪與眾文武商議後,追諡劉備為昭烈皇帝。
待喪葬結束,大司馬諸葛亮召集文武於厚德殿,宣讀劉備遺詔:“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後轉生雜病,殆不自濟。
朕聞人年五十,不稱夭壽。今朕年六十有餘,死復何恨?
朕死之後,以太子劉禪繼承大統,望文武公卿共輔之。”
諸葛亮宣讀完聖旨,對著劉禪說道:“如今先帝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現有先帝遺詔,請太子擇日登基,以承大統。”
“請太子擇日登基,以承漢統!”
一眾文武也整齊劃一的拱手說道。
劉禪看著文武群臣,說道:“孤德行淺薄,恐無法擔此大任,還請諸公另立賢君吧。”
眾臣已經這話,頓時蛋疼了。
這兒子跟老子還真是一個德行。
諸葛亮拱手說道:“太子休要妄自菲薄,論德行,太子殿下仁孝之名早已名傳天下,論才能,功績,太子殿下八歲便參贊軍政,南定南中,東敗呂蒙,此偽魏曹丕遠不能及也。
若太子殿下不能繼承漢統,試問又有誰能呢?況又有先帝遺詔在此,還請太子殿下莫要推辭,擇日登基,繼承漢統。”
一眾文武也紛紛說道:“還請太子殿下莫要推辭,擇日登基,繼承漢統。”
劉禪沉吟道:“也罷,既有父皇遺詔,孤若推辭,也是不孝,此事便交由大司馬,太常卿辦理吧。”
“微臣遵旨!”大司馬諸葛亮,太常卿張松二人聞言拱手領命。
公元223年,五月二十八日,乃是黃道吉日,劉禪正式登基,即皇帝位。
於祭壇祭拜天地,宗廟祭祀祖宗,先帝之後,劉禪在文臣武將的擁簇下來到厚德殿中,由禮官佩戴平天冠,接掌傳國玉璽後,正式登上皇帝寶座。
看著下方跪倒在地,參拜新君的的一眾文武群臣,劉禪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氣,穿越至此已有十五年光景,終於是走上了到了這一步。
而如今的炎漢,比歷史上的蜀漢要強出太多。
首先荊州,上庸未失,關羽,張飛,法正,馬超,龐統等重臣未死。
又收穫了張任,徐庶,林嘯,龐德等重臣。
而且漢中數十萬百姓也沒有被曹操所得,江夏郡,炎漢也佔據了三分之一。
再有就是交州,並不屬於孫權,而是屬於劉漢。
接下來,只需要勵精圖治,北伐中原,三國重歸於漢,也不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劉禪眼中精光一閃,雙手虛扶道:“眾愛卿免禮平身!”
“多謝陛下!”眾臣謝過劉禪,來到各自的座位坐下。
劉禪對著一眾文武說道:“如今先帝已去,特尊皇后為皇太后,糜夫人為皇太妃。自今日起,改元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