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的性質其實和太傅一樣,同樣是榮譽官職,位比三公,有時候甚至要高於三公,不過並沒有實權。
太傅,太師,太保這三個官職,與太尉,司徒,司空一樣,也被稱作三公,有時候又被稱為三師。
這個師也就是太子的老師,太師、太傅、太保是簡稱,真正的叫法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師,太子太保,這三個官職都是太子的老師。
只不過太傅,太保,太師雖然位列三公,但卻是虛銜,沒有實權。一般是用來加銜,或者追贈。
加銜的情況,就類似於荀彧和許靖這種情況,不方便賜予實權官職,便加封三師這種榮譽官職。至於追贈,就是在人死後追封。
三師雖然沒有實權,但地位卻是無人能及,名義是是東宮太子的老師,其實不一定要教導太子,不過劉禪這個太子見了,也要執師禮。
如此一來,不給許靖三公實權之職,也可以封住天下士人悠悠之口了。
冊封完三公二師,劉備又看向了徐庶。
一眾文武也都看向了徐庶。
如今劉備麾下,資歷最高的文臣,當屬諸葛亮,龐統,徐庶,法正四人。如今三公已封,又該給徐庶什麼官職呢?
劉備看著徐庶說道:“元直早年追隨於朕,後被曹賊用計騙去,但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沒有為曹賊獻一計一策,回來之後,又屢建奇功,功勳卓著,今封元直為尚書令,江源鄉侯,賜食邑八百戶!”
尚書令,位輕而權重,主管的是全國的行政,雖然隸屬於九卿之一的少府,但實際權利不下於三公。
徐庶聽完劉備的封賞之後拱手謝恩:“微臣謝過陛下!”
劉備點了點頭,看著旁邊站著的侍從。
侍從見此,從懷中掏出一份聖旨宣讀起來。
諸葛亮等幾人乃是劉備所器重的人,所以劉備才親自宣讀任命,至於剩下的人,劉備不會一個個親自宣讀任命。
大漢初立,尚無宦官,侍從手持聖旨,宣讀道:“任張松為太常,封安漢亭侯,賜食邑五百戶。”
“微臣謝恩!”張松聞言喜不自勝,連忙走了出來謝恩。
太常乃是九卿之首,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喪葬等禮儀。祭祀時充當主祭人皇帝的助手。同時也主管皇帝的寢廟園陵及其所在的縣。
侍從又宣佈道:“任李嚴為光祿勳,封永安亭侯。賜食邑五百戶。”
“微臣謝恩!”
光祿勳同樣是九卿之一,主管皇城宮殿的事物。
“任趙雲為衛尉,封永昌亭侯,賜食邑五百戶!”
衛尉為九卿之一,負責的是皇城的守衛,執掌禁軍,戍衛京都,也就是京城的軍區司令。
在將軍職位之中,衛將軍的職能與衛尉大致相同,不過衛將軍位在三公之下,又高於九卿,在漢代不常設。
可以說衛尉是衛將軍,但衛將軍卻不是衛尉。跟天道為鴻鈞,鴻鈞不為天道是一個意思。
趙雲拱手謝恩:“微臣謝過陛下!”
“任黃權為太僕,封廣武亭侯,賜食邑五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