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是有十個像盧植,鄭玄,袁逢這樣的名士大臣勸王爺稱帝,這個王爺肯定就敢稱帝了,而認同他的人,會有很多。
一個分量輕,一個分量重。
與荀彧聊了一會之後,劉禪這才告辭離去。
雖然荀彧沒有答應出仕,但卻願意在勸進表上簽字,也願意掛個虛職,如此便夠了。
這對於即將成立的大漢來說,有著巨大的好處。
雖然眼下荀彧只是願意掛個虛職,但劉禪以後可以慢慢把虛職給扶正嘛。
時間一晃過去三天。
這一日劉禪處理完公務,正在房間內照顧劉備。
忽然一個侍從走了進來,稟報道:“主公,文武官員一起前來求見主公,神醫吩咐主公要靜心休養,是不是要……”
劉備擺了擺手道:“他們一起過來,必有大事,讓他們進來吧!”
“諾!”
不過多時,一眾文武群臣來到房中。
劉備的臥房雖然不小,但也容不下幾百人,劉禪只讓少數重臣以及一些名士入內。
文武重臣諸如諸葛亮,荀彧,法正,張松,趙雲,林嘯,魏延等。
其他名士如許靖,射援,來敏等。
劉備看著眾人問道:“諸位一起前來,有何大事?”
許靖拱手而出,說道:“主公,近日有祥風慶雲之瑞,成都西北角有黃氣數十丈,沖霄而起,帝星見於畢、胃、昴之分,煌煌如月。此正主公當即帝位,以繼漢統,還請主公應允。”
不等劉備說話,諸葛亮從懷中掏出勸進表,獻給劉備,說道:“主公,這是文武百官的勸進表,請主公觀之,莫要寒了眾臣子的心。”
劉備也想知道有多少文武官員支援他稱帝,便將勸進表開啟。
只見第一個名字,赫然便是尚書令荀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