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這點本事嗎?”面對閻行刺來得一矛,關羽毫不畏懼,也不躲避?青龍偃月刀一揮,便將長矛盪開,旋即刀鋒一轉,又向著閻行砍去。
長矛細長,卻是難擋青龍偃月刀雷霆之威,閻行不敢正面硬拼,只得躲避。
躲過之後,趁著關羽舊力用盡,新力未生之際,再使長矛進攻。
然而閻行到底還是低估了關羽。
關羽是什麼人,黃巾起義時期便已出道,面對過的強者不計其數。
呂布,顏良,文丑,徐晃,張遼,許褚,夏侯淵,夏侯惇都與關羽交過手,其戰場廝殺經驗豐富。
而且關羽還是張飛的結義兄弟。
張飛所用的兵器正是矛,丈八蛇矛。
三國中用矛得高手不多,說張飛是天下第一使矛高手也不為過。
關羽與張飛自桃園結義,在一起的時間有三十餘年,兄弟二人平日裡自然少不了相互探討武學。
其對戰次數更是數不清。
因此關羽對於矛法的理解,是僅次於刀法的。
深通刀法,矛法的關羽,自然知道這二者之間的優劣,知道與用矛之人廝殺時的要領。
因此關羽每一刀都留了三分力道,閻行一但進攻,關羽便可以迅速變招回防。
二人轉燈兒廝殺了三十餘回合,卻一直都是關羽壓著閻行在打,閻行根本沒有絲毫還手之力,只能被動防禦。
荊州軍這邊關平親自為父擊鼓助威,士兵們吶喊聲,叫好聲震天動地,甚至遠在二十里之外的樊城兵馬都隱約聽得見。
而曹軍這邊,于禁面無表情看著二人,從其臉上看不出喜色,也看不出絲毫憂色。
不過於禁眼眸深處,卻是透著一絲輕鬆的意味。
其實如今的于禁,已經沒有進取之心了。
以前劉備想要稱公,卻被劉禪阻止,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避免將士們失去了進取之心。
武將們的夙願就是建功立業,封妻廕子。
如果天下未定就已達成了目標,那有多少武將還願意出生入死得賣命呢?
于禁在曹操起家的時候就跟隨曹操了,期間所立下的功勞無數,所以曹操稱王之後,于禁被封為左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