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到劉禪拿出的紅薯和玉米實物,李恢頓時愣住了。
這是什麼東西?
剛才我吃的就是這個?
這種糧食我以前為什麼沒有見過?
疑惑三連。
劉禪指著紅薯和玉米介紹道:“這兩種東西名叫紅薯和玉米,乃是高產糧食,至於味道,你也已經品嚐過來,如今我這裡還有許多種子,五月份乃是播種的季節,我想讓你派人將這些東西送去成都,請父親令人播種。”
李恢疑惑道:“世子,這東西從何而來?既然是您發現的,您派人送給主公不是更好嗎!”
劉禪搖了搖頭道:“你忘了剛才是怎麼保證的嗎,我若是能說來路,又何須找你派人交給父親呢?你派人將其交給父親之時,便說是你在平夷縣附近的蠻人部落發現的,這些種子的儲存方法,以及播種方法我已經寫好,你回頭自己抄錄一份,不要讓父親看出這是我的筆跡。”
劉禪說著,從懷中掏出一份摺疊紙張。
李恢接過紙張,紙張一共有四五張,密密麻麻的記錄了紅薯,玉米種子的儲存方法,以及播種的方法,甚至還有許多的細節之處。
李恢粗略的看了一遍,卻被紙中一處地方驚住了:“世子,這紅薯畝產居然有一千五百斤?玉米居然有四百斤?這怎麼可能呢?”
漢一斤只有兩百多克,兩斤才抵得上後世一斤,這紙中所寫的產量比之後世的資料,劉禪卻是少說了好幾倍。
劉禪知道,後世那些高產資料,乃是機械化種植得來的,施加了化肥,農藥,換到三國來種植,肯定無法達到那麼高的產量,故而劉禪少說了幾倍。
不過儘管如此,劉禪所說的產量也比現在大漢一般糧食畝產二三十斤要多得多。
李恢看著劉禪所說的資料,本能的卻是不信。
一來是紅薯,玉米來路不明,二來,李恢卻是不相信這個世上能有這般高產的糧食,要是有,不就早被發現了嗎。
“只要按照我所說的辦法種植,只多不少!”劉禪看著李恢堅定道。
劉禪前世也是農村戶口,對於玉米,紅薯的種植方法也是門清,書信的內容極其詳細。
李恢又仔細的看了一遍,卻是更加懷疑了,玉米的種植倒沒什麼,這紅薯,居然還是插藤種植?藤剪斷了還能存活嗎?
李恢為難道:“世子,你說這種薯種下去,能夠長出大量青藤,青藤剪斷,插土可活,這怎麼可能呢?我雖然不精通農事,但也知道這植物沒有根鬚是無法存活的,這般荒唐之事,上呈主公,只怕他也是不信的,若是種不出來,更是干係重大啊!”
按照劉禪所說,他的種子至少能夠種植一個縣的土地,要是他把這種子獻給劉備,沒種出來而導致一個縣今年沒有收穫,那可是犯了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