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聞言嘆了口氣道:“難道真只有強攻才行嗎。”
諸葛亮淡淡一笑道:“主公勿憂,亮只是說難以得手,卻沒有說不能得手。眼下我軍初至,楊任營寨上下一心,不敢有絲毫鬆懈,張將軍之法,暫時還行不通。故我有上下兩策,可破楊任。”
劉備大喜,連忙詢問道:“還請軍師教我!”
諸葛亮回答道:“主公可每日派兵突襲,徉敗幾陣,使其兵馬心生驕心,如此他們防備鬆懈,便可用張將軍之法破之了。”
“徉敗?”劉備搖了搖頭,覺得不合心意,詢問道:“那下策呢?”
“下策,主公明日前去叫陣,引楊任出戰,如此擒下楊任,其營寨不攻自破也。”
劉備聞言大喜道:“此計不費吹灰之力,為何是下策?”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我觀楊任營寨,頗為嚴整,各處佈置,皆井然有序,可見楊任為人謹慎,只怕不好輕易能夠引出,況我軍大將皆名聲在外,楊任也不敢出戰,因此亮將此計定為下策。”
劉備擺了擺手道:“且先用下策,若能一舉拿下楊任最好。若是楊任謹慎,拿他不下,在用上策!”
隨後,諸葛亮便詳細布置了一番作戰計劃。
次日清晨,劉備親率兩千兵馬來到楊任營寨之前。
倒也不是劉備不想多帶,而是楊任營寨卡在山口,營前地形狹窄,兵馬根本施展不開。
兩千兵馬在營外擺開陣勢,尚列了數十排都顯得擁擠。
劉備催馬而出,喝道:“楊任將軍還請出來答話!”
營寨之中,楊任催馬而出。
只見楊任年紀大約在二十七八歲上下,身高七尺八寸,長得俊朗不凡。
三國演義之中,楊任乃漢中第一大將,武藝高強,更精通兵法,奉命與張衛,楊昂鎮守陽平關,張衛,楊昂乃無能之輩,多虧楊任計策,放保陽平關不失。
只是楊昂無能,追擊曹軍導致丟了陽平關,後楊任領軍在戰夏侯淵,與夏侯淵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只可惜楊任久在漢中,不知天下英雄的厲害,還是被夏侯淵拖刀計斬之。
若無庸才掣肘,這楊任的才能,足以鎮守一要地,其勇略不比魏延,張任要差多少。
楊任催馬而出,說道:“劉皇叔無顧犯我漢中疆土,不知還有何見教!”
劉備搖了搖頭說道:“楊將軍錯了,備出兵漢中,乃是聞曹操進犯漢中,漢中本屬益州,又是益州的門戶,曹操乃國賊也,若得漢中,我益州之地也將不保。
屆時,曹操得了益州,必定圖謀稱帝,我漢室也將滅亡,我此次出兵,乃是為了保全益州,對付國賊,保住大漢。將軍乃益州上將,深明大義,還請放備入關吧。”
楊任聞言話語一滯,劉備這句話說的卻也沒錯。
劉備出兵的理由,是有理有據。
漢中本就為益州所有,這就是出兵的理由,更何況如今曹操也要打漢中,劉備自然不會坐視漢中被曹操所奪了。
“為人臣子,當忠人之事,我既領大任,至死方休!”楊任擺了擺手道:“劉皇叔若要入關,便從我楊任的屍體上踏過去吧。”
劉備聞言大怒,喝道:“好膽,楊任你如此不明事理,就別怪我劉備不客氣了,誰敢我與拿下此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