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個注重禮法的社會,各種禮儀繁多,哪怕是個小小的收養兒子的事情,在上層社會,也有一套標準的禮儀。
劉備頗為重視此事,打算請如今在益州的大學者,精通禮儀的來敏來主持黃忠收養子的禮儀。
黃忠聞言大喜,拱手謝道:“多謝主公恩典!”
黃煦也拱手致謝:“多謝主公!”
“嗯!”劉備點了點頭,看著黃煦說道:“黃煦,你既拜黃將軍為父,便要恪守孝道,不得有誤,另外黃將軍的本領,天下比得上他的可沒幾個,你跟隨他可要好好學習才是啊。”
“是,在下必定將黃將軍當做親生父親一樣侍奉!”
劉備擺了擺手道:“既然如此,你們父子剛剛相識,便先下去好好聊聊吧!”
………………
…………
時間一晃過去半月,公元214年二月十五日,黃忠以羊酒為禮,將黃煦請到家中,正式收黃煦為養子,劉備又送上厚禮祝賀,黃忠在家中大擺宴席,請城中文武前來,以作見證,這收養子之事,才宣告結束。
與此同時,蜀州城也漸漸變得熱鬧起來。
劉備下令唯才是舉,諸葛亮親自擬寫招賢榜,昭告益州求才,一時間益州境內,文韜武略者,紛紛前往蜀州城。
如今距離招賢榜釋出時間已經大半個月,蜀州城中,已經來了許多新面孔。
招賢館中,董和,黃權等人每日負責接見益州境內前來的文人,考核他們的才學。
城外校場,關於武將的考核,則由張飛,馬超,以及歸順劉備不久的張任負責。
其實蜀漢歷史上,並沒有多少被埋沒的人才,劉備,劉禪兩任皇帝執政期間,益州境內的人才基本上都出仕了。
雖然益州的人才基本上都出仕了,但他們出仕的時間卻有先有後。比如有的人在劉備時期就出仕,有的人則在劉禪執政時期,甚至是蜀漢後期才出仕。
劉禪之所以提出唯才是舉,釋出招賢榜,其原因,是希望儘快將這些人才給聚集起來,為蜀漢所用,然後集中最強大的力量進行北伐,以最快的時間奪取天下。
對於文官方面,劉禪的興趣不大。
如今他保住了龐統,張松的性命,法正,劉巴經過華佗的治療,身體的暗疾已去,想必不會早逝,以後諸葛亮也不會積勞成疾。
眼下還有中堅力量黃權,董和,李嚴,馬良,蔣琬,潘濬等人,以後還有費禕,董允等人可用。
眼下劉備的地盤還不大,治理荊,益二州,以上任何一人都可以獨挑大樑,並且這些人的年紀大多都在三十多歲,正當壯年,因此短時間內,蜀漢不缺少治政人才。
招攬文人的作用,也只是為了填補,以後新法執行之後地方貪官汙吏被罷黜後而出現的官位罷了。
益州前來投奔的文官之中,大多都是地方士人,其文才一般,也沒有幾個亮眼的。就算有才學不錯的,以後他們治理地方,政績起來了,也不會被埋沒掉。因此劉禪沒有太過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