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林嘯的話這最後一句話,太史慈再也忍耐不住,大喝道:“夠了,我太史慈恩怨分明,一生光明磊落。當年你救過我一次,今日我也不與你廝殺,下一次見面,我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的!”
太史慈說罷,便一催戰馬拔馬而走,為避免周瑜阻攔,卻是直奔營寨方向而去了。
“這林嘯……不對勁啊!”周瑜望見太史慈離開,卻沒有選擇阻攔,若換做是他的話,只怕也沒有繼續面對林嘯的勇氣了。
只是看著林嘯,周瑜卻察覺出一絲不對勁。
周瑜看心中暗道:“他指責子義的那些話,雖然強詞奪理,但卻有理有據,句句如刀,戳人心窩。他一個武夫,怎麼知道那麼多道理呢?難道是縣令所教?”
周瑜看向了城頭之上的縣令,旋即搖了搖頭道:“昨日進攻益陽,他雖親自上城防守鼓舞士氣,可是卻縮頭縮腦,顯然是害怕得要命,明明是個庸才啊。
昨天晚上,那使者的一番話,也是字字誅心,怎麼可能是這縣令所教呢?莫非這益陽城中,還有高人?”
“是諸葛亮未走嗎?”周瑜的臉色慢慢沉了下來。
“都督,太史將軍離去,現在該如何是好?”一將打破了周瑜的思路。
周瑜又看向戰場,沉吟一番便下令道:“淩統武藝不弱於太史慈多少,且讓三人圍攻,看能不能留下林嘯!”
“諾!”士兵聞言連忙揮舞著令旗指揮。
淩統望見令旗,一催戰馬,直奔林嘯殺去。
淩統的武藝,並不比太史慈差多少,在江東,他也是排名前五的戰將。
淩統有與張遼廝殺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為保護孫權,衝出敵軍包圍,手殺數十敵軍的戰績。
淩統手持長槍,策馬直奔林嘯殺來。
韓當,李異二人,也各自挺槍從斜刺裡趕來助陣。
這李異,也是江東有名有姓的大將,與謝旌齊名,號稱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夷陵之戰時期,曾經與張苞大戰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不過李異武藝雖然不錯,但在林嘯面前,卻是上不得檯面。
林嘯與淩統率先殺至一處,淩統一槍攻來,長槍夾雜著嚯嚯風聲直奔林嘯面門而來。林嘯將頭一偏,手中長槍隨手一揮,便將其擊開。
兩槍碰撞的瞬間,淩統臉色一陣扭曲,只覺得手臂痠疼不已,手中長槍險些脫手而飛。
昨日為救周泰,他也受傷不輕,雖然只是些皮肉傷,並無大礙。但高手過招,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昨日的傷勢,今日便成了與林嘯對戰的麻煩,十成實力,只能發揮出七成左右。
淩統緊握長槍,忍住手臂的痠疼,又再次展開了進攻。
因為只有主攻掌握了主動權,才能牽制住林嘯,讓從旁策應的韓當,李異二人得手。
然而韓當,李異二人,卻與林嘯差距太大了,經過兩年的休養,林嘯已經重新回到巔峰狀態,而韓當如今已年過五旬,武藝已不如壯年時期。
至於李異,武藝比之韓當還弱了一籌,二人在林嘯眼中,與大頭兵根本沒有什麼區別。
論單打獨鬥,他們在林嘯手中走不過三個回合,哪怕此刻林嘯被淩統牽制,二人的進攻,對林嘯也構不成太大的威脅,被林嘯隨手便給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