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龐統的三條計策,劉備陷入了沉思當中,良久過後,他才評價道:“士元啊,你上策太急,乃是冒險,下策又太緩,非積年累月不能成功,唯有中計可以考慮。
只是楊懷,高沛,乃蜀中名將,又有精兵三萬,記得孝直在荊州時與我說過,這白水關與魚腹,乃是巴蜀的禍福之門,險峻無比,我手下有三萬多人,其中數千還是劉璋所贈,可用兵馬只有三萬餘,只怕攻不下這白水關啊。”
下方眾人,唯有張松是益州本地人,對於益州山川地理,知之甚詳,他接過話茬,說道:“不錯,魚腹與白水關,分別是巴蜀的門戶,魚腹在東是東大門,白水在北乃是北大門,此二關亦是益州的禍福之門,若失二關,川蜀難保,若二關存在,川蜀方能無憂。是以白水關,險峻無比,強攻不得,唯有智取才行。”
“智取?”法正微微一笑,看向龐統道:“我想士元能夠將此計列為中計,應該有拿下白水關的辦法吧?”
“哈哈哈,還是子喬孝直知我啊!”龐統哈哈大笑道:“楊懷高沛雖為名將,其兵馬眾多,但我卻有一計,可讓楊懷高沛,親自將項上頭顱與白水關獻給主公!”
劉備大喜道:“究竟是何妙計?快快道來!”
龐統拱手說道:“子喬雖然洩露了訊息,但事發後便馬不停蹄趕往此地,劉璋就算派人通知楊懷,高沛二人警惕主公,但訊息卻還需一兩日才能抵達,因此楊高二人尚且不知此事。
主公可以書信給白水關的楊懷高沛,就說孔明再次催促主公回荊州,荊州形勢危機,來不及等到劉璋的兵馬錢糧了,並做出即將退兵的動作。
楊高二人,既仰慕主公的威名,又歡喜主公離去,必定輕騎前來相送,如此一來,主公便可乘勢斬殺二人,白水關兵馬雖多,但主將被殺群龍無首,遣使說之便可降也!”
“果然好計也!”劉備聞言大喜,一拍桌案道:“就按士元的計策辦,事不宜遲,未免劉璋派人通知楊懷高沛,讓他們有了防備,咱們今晚便行動。
黃忠,魏延,你二人立刻回營,吩咐士兵打點行裝,整頓車馬準備撤退。我立刻修書一封,送往白水關!”
“諾!”二將拱手領命。
劉備當即修書一封,連夜派人送往白水關。
至天明時分,使者抵達白水關,將劉備所書書信,交付到楊懷手中。
幾日前劉備派出使者趕往CD送信給劉璋,楊懷隨後跟去以防劉備圖謀不軌,不過事情商量結束之後,楊懷便立刻回來了,比之張松抵達葭萌關還要早上一兩日。畢竟楊懷乃是高階軍官,所帶馬匹皆是軍中良驥,速度比張松要快的得多。
楊懷收到書信,便叫來高沛一起商量。
楊懷拿著書信對高沛說道:“劉備書信上說荊州情況危急,諸葛亮又催促他回去,因此他等不得主公兵馬錢糧送來,明日便要率兵回荊州。因為離去匆忙,來不及親自支會主公,所以特來通知我們,讓我們向主公表達歉意。”
高沛聽了楊懷的話,大喜道:“這劉備終於要走了?這是好事啊,不過他離開匆忙,來不及向支會主公,於情於理,我們應該代表主公前去送別劉備,早點把這梟雄給送出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