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劉璋話音落下,便聽得殿中傳來一陣狂笑之聲。
劉璋眉頭一皺,看向那人,原來是荊州零陵人劉巴。
劉巴年紀大約在四十歲左右,身高七尺,體型瘦弱,不過他的背脊卻挺得筆直,狂笑之聲響徹大殿,眾人紛紛為之側目,卻絲毫不以為意。
“子初有何高見啊?”見是劉巴,劉璋這才按下心中的不悅,鄒著眉頭詢問道。
劉巴是荊州人士,年少知名,當年荊州牧劉表多次徵辟,劉巴均不應就。後來曹操攻打荊州,荊州士人大多投靠劉備,然而劉巴卻投靠了曹操,被曹操派往荊南,招降荊南等郡,然而曹操赤壁敗得太快,劉備隨後佔據荊南,劉巴無法北歸,只能前往交州,隨後又輾轉來到益州投靠了劉璋。
劉巴並非益州本土人士,屬於外來投靠的人才,雖然劉巴無禮,但劉璋卻不敢輕易責備,若是如此,以後其他州郡,便難有人才來投靠他了。
見劉璋詢問,劉巴走上前來,拱手說道:“主公,劉備乃梟雄也,久居蜀地而不走,乃是縱虎入山,如今主公更助劉備兵馬錢糧,豈不是讓劉備如虎添翼?”
劉璋擺了擺手道:“先前子喬也說了,曹操勢大,我唯有與玄德聯合,才能保住益州。”
劉巴淡淡一笑,說道:“道理是這麼說不錯,可劉備會這麼想嗎?自古以來,聯盟抗敵,哪有不出現間隙的?秦國獨大,六國聯手反被秦國分化,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最後也是矛盾重重,失敗而歸。
而眼前的劉備,早與江東結盟,當年周瑜攻打益州,劉備反而暗中通知主公,導致周瑜功敗垂成。劉備在主公這邊,乃是仁義,但在江東那邊,卻是背信棄義,可見他並非是仁義之君。
想要真正與強大的敵人抗衡,唯有強大自身,主公想要與劉備聯合抵抗曹操,可劉備會想,如果能夠奪取主公基業,佔據荊,益兩州,徹底掌控兩家的人力,物力,兵力,土地,擁有與曹操正面抗衡的實力,這豈不是更好嗎?”
“這……玄德與我同宗,想來不會奪我益州吧?”劉璋將信將疑道。
劉巴拱手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啊,為人君主,豈可一昧相信別人?”
黃權見此,又站出來進言:“主公,子初之言在理啊,還請主公不要給劉備增派兵馬錢糧!如此乃是抱薪救火,自取滅亡啊。”
劉璋遲疑道:“如今玄德書信請求,又著實有難處,我若不從,豈不是……”
劉巴建議道:“不如這樣,主公便推脫益州用度緊張,派些老弱殘兵,陳年爛谷給劉備,如此也可堵天下悠悠眾口,不必害怕劉備增強實力攻打益州,還能逼迫他儘快回到荊州。若到時候曹操當真南下攻打劉備,劉備敵不過,主公在發精兵救援不遲。”
劉璋大喜,拍案而起道:“子初所言甚是有理,就按子初的意思辦,撥五千老弱,一萬斛去年的陳谷給玄德,另外,子初你在替我擬寫一封書信,說清楚我的難處,以免玄德怪罪。”
“諾!”劉巴拱手領命。
劉璋又對楊懷說道:“楊懷,你身為白水都督,負責鎮守軍事重地,不可輕離職守,你立刻返回白水關駐守。”
楊懷拱手領命:“諾!”
“主公……”見劉璋已經下達命令,張松還欲在勸,忽覺身後一人拉了拉衣角,張松回頭看去,見是法正,只見法正搖了搖頭,張松這才閉口不言。
議事結束,眾人陸續退下。
張松回到家中,徑直來到書房。
張松沉吟道:“如今正是緊要關頭,主公怎麼要離開益州?我得修書一封勸說才是。”
想到此處,張松便提筆擬寫書信。
“子喬,可在房中?”正在此時,房門外傳來一道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