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關羽除了傲之外,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懂外交,關羽坐鎮荊州,責任重大,諸葛亮離開之時,為關羽留下了鎮守荊州的八字方針,東和孫權,北拒曹操。
襄樊之戰前期,孫權曾經派遣使者,想與關羽聯姻,二然而關羽拒絕也就罷了,還辱罵使者,說出虎女安能嫁犬子的話。試想孫權身為人主,怎麼可能受得了這種氣。
而張飛的毛病更加嚴重,暴而無恩,一個合格的將軍,最基礎的東西愛護士兵,然而張飛卻連這做基本的東西都做不到,如何鎮守一方?最終他也落得一個被部下割去頭顱的下場。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劉備讓魏延守漢中,而不選擇張飛的主要原因。起碼魏延在劉備沒有故去之前,還是老老實實,不敢囂張的,相比張飛,更適合鎮守一方。
蜀漢僅有的幾個統帥之才,還都是各有各的毛病。
而曹魏,統帥多如牛毛,曹魏八虎騎皆是良將,五子良將也都能鎮守一方,又有司馬懿,郭淮,孫禮,文聘,滿寵,閻柔,田豫,陳泰等根本就數不過來。
江東雖然人才不比曹魏,但江東四大都督,沒有一個是浪得虛名,在質量上,比之蜀漢要強得多。
而且如今劉禪年紀還小,等到日後劉禪掌權的時候,關張也老了,若是劉禪以後保住了荊州不失,蜀漢需要鎮守的地方也會更多。
比如荊州就要分為三大防區,一面是荊北防禦東吳,一面是防禦曹魏,還有就是鎮壓荊南蠻族,而益州還有漢中,上庸,南中等地需要良將鎮守,到處都缺統兵之才。
所以二代之中,必須要培養出幾個統帥來。
二代之中統帥的話。
鄧艾算一個,關平也勉強算得上一個。
鄧艾方面,這幾個月來,也已經改變了口吃的毛病,加上劉禪的指點,逐漸獲得了諸葛亮的青睞。眼下諸葛亮雖然還沒有收鄧艾為徒,但也時常指點鄧艾的學問,有時候還傳授一些兵法上的知識。
鄧艾的天賦不錯,加上刻苦努力,又有諸葛亮的指導,以後成就只會比歷史上的成就只高不低,所以劉禪沒有在鄧艾身上花費積分。
而關平如今不過十二歲,但卻讀過不少兵書,這兩年也跟著關羽出入軍營,學過不少安營紮寨的知識,所以目前他的統率資料還算可以。
眼下用積分提升一點,成年之後,加上戰爭的磨礪,就算比不上張遼等曹魏五子,但起碼也能擁有鎮守一方的統帥能力了。
“我現在有280點積分,便給你五十點吧!”劉禪想了想,便用了五十點積分來提升關平的統帥。
轉眼間,關平的統帥就達到了七十點,以後關平對於兵書或者行軍打仗方面的領悟能力,會比平時強上許多,成年後,統兵才能就很可觀了。
武力作用於身體,而統帥,智力,政治等作用於靈魂。用積分提升武力,主要是提升力量,反應力之類。
而用提分提升統帥,智力,政治等,主要是提升悟性。光用積分提升,而不學習,不實踐,就是紙上談兵,也是不行的,所以劉禪以後還得多督促關平用心學習,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劉禪接下來將目標放在了關興,張苞二人身上。
關興張苞二人都是演義之中形象。
演義之中,二人皆是猛將,不過在劉禪看來,二人的武藝是不如關平的。
關平是一流,甚至是強一流,而關興,張苞二人,是弱一流甚至是強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