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三國之大漢崛起> 第六十四章三大青年良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四章三大青年良才 (1 / 2)

劉禪搖了搖頭,對於劉封的心情,他也能理解一二。

雖然表面上看,劉封是劉備的養子,才能出眾,在別人看來,前途無可限量。其實劉封此刻內心,是非常惶恐不安的。

劉封還算聰明,且有自知之明,劉禪出生後,他心知自己根本沒有希望繼承劉備的基業。並且關張二人的敵視,諸葛亮的不待見,讓劉封感到恐懼。

劉封恐懼劉備會因為劉禪的關係而除掉他。

但劉封為人仁義,並沒有壞心思,沒有因此而怨恨劉禪。因此先前,哪怕劉禪和他有義兄弟的關係,劉封仍舊是以少主稱呼劉禪,以此來表明自己的立場。

至於歷史上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危難時向身處上庸的劉封求援,劉封怨恨關羽,因而不出兵救援關羽的說法,卻有些片面了。

一來,當時上庸的兵馬的確不多,加之上庸新得,當地許多世家大族心向曹操,劉封一走,上庸就會失去。

後來上庸豪強申耽,申儀兄弟的反叛,也證實了這一點。

其二,便是以上庸的兵力去救援關羽,無異於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當時關羽受到江東,曹魏的夾擊,面對不下十萬兵馬的圍攻,去救關羽,不僅會丟了上庸,而且自己也會搭進去。

從大局觀上來說,劉封去救關羽,損失更多,不救關羽尚且能保住上庸,這是對的。

但從部下,從侄子的角度來說,劉封做的也不對,原本上庸屬益州漢中,但是拿下益州後。上庸被劉備劃入荊州,屬於荊州關羽的管轄,其作用本就是策援關羽的。而劉封坐鎮上庸,面對上司的求援,是應該去救援的。

只可惜劉封沒去救關羽還是沒能保住上庸,因為與孟達的不和,導致申耽申儀這兩個小人唆使孟達降曹,劉封從而兵敗失去了上庸。

回到益州之後,更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被劉備賜死。

說起來算是死的有些冤了。

但一件事情,要從多角度分析,諸葛亮請求劉備賜死劉封也沒有什麼不對,因為當時劉禪闇弱,劉封剛猛。

劉封的存在對劉禪構成了威脅,趁著劉封現在犯錯的機會殺了他,提前消除威脅,穩定國家,從一個政治家的角度看諸葛亮,做的是對的。

不過如今劉禪,可不是歷史上那個平庸之輩,這劉封,倒是可以用一用。

見劉封等人離去,向朗也拱手提出告辭:“少主,我要去參加宴會了,不知少主可有雅興一起前往?”

劉禪詢問道:“不知有哪些人參與?”

原本向朗乃是客套話,不想劉禪真有意前往,便說道:“我參加的宴會,乃是荊州文官舉行的,馬季常,潘承明,蔣公琰等人皆在。”

劉禪見此,頓時來了興趣,說道:“既然都是賢才,那便去湊湊熱鬧吧,還請向先生前面帶路。”

“額……”見劉禪說話如此老成,向朗一愣,旋即他笑道:“聽說少主已經在軍師那裡求學,想不到短短數月,便如此知書達理,軍師真乃天人也。既然少主對此感興趣,那便跟我來吧!”

向朗說罷,便帶著劉禪往河邊走去。

聽了向朗的話,劉禪搖頭一笑,這老兒卻把劉禪的老成,當成是諸葛亮教導的功勞了。

不過這也難怪,向朗對於馬良,馬謖兄弟非常推崇,把他們當做聖人一樣。歷史上馬謖兵敗街亭,逃回CD向朗甚至窩藏,知情不報,因而被罷免官職。

而馬良兄弟又與諸葛亮交好,馬謖更是諸葛亮一手調教出來的,向朗對於諸葛亮,自然是更加推崇。

隨後,劉禪跟著向朗來到河邊。

一群人此刻正坐在河邊,舉行著水濱宴會。

劉禪探頭向河邊望去,河岸邊,卻有著一條人工挖掘,用石頭建造而成的彎曲的水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