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對著劉備方向拱了拱手,說道:“我主乃漢室後裔,仁德之主,日後必可中興漢室。先生若能留在荊州,可以廣傳醫術,我主也會大力支援先生,比如說建立如同學院一般的醫院,可以讓先生傳授醫術。
日後天下平定,普天之下醫者皆使先生醫術治病救人,如此,豈不是每日能救成千上萬人了嗎?並且這個方法,可慧萬世,先生如今年邁,四處行醫,不僅不安全,剩下的日子又能救多少人呢?”
華佗目光閃爍,遲疑道:“這……”
趙雲又說道:“雲乃常山真定人士,憑我的武藝,也可保境安民,護全鄉里,但我為何拋棄故土,跟隨主公?因為主公乃是仁慈之君,日後能夠光復漢室,雲非為功名利祿,而是舍小家,而顧大家。
而先生在醫術上的成就,就相當於武將之中的呂布,謀臣中的軍師,乃當世頂尖。
可先生雲遊行醫,卻是相當於猛將聚集鄉里一樣,如此只可保百里之地平安。卻不如投效明主,清平宇內,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來的快哉。先生此舉,實乃明珠蒙塵,是拯救天下蒼生的下下之策啊。”
關羽聽了趙雲的話,當即拍案而起:“子龍說的好啊,我們跟隨兄長,拋棄故土,非為功名大業,而是因為大哥乃是明主仁君,希望他有朝一日帶著我們光復大漢,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這才是拯救天下蒼生的上策。
先生醫術如此高明,也應當投靠明主,如此方可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遊方行醫,雖可救人,但方法卻是落了下乘!”
聽趙雲關羽這麼說,劉備連忙從座位上起身,對著華佗拱手說道:“先生若能留在荊州,在下必建一座學堂,醫署,先生一可傳道受業,二可治病救人,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華佗聞言,向著劉備拜倒,說道:“趙將軍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老朽四處行醫,所救百姓不過百人,千人。但投效明主,將治病救人的藝術傳揚下去,如此以後可救天下萬民,可慧萬世。老朽願意投效主公,還請主公接納!”
劉備大喜,連忙扶起華佗,說道:“先生雖不通文武,但醫術天下無雙,我得先生,比得猛將,謀臣還要高興!”
華佗撫得鬍鬚笑道:“老朽四處行醫,江東孫權,許昌曹操也曾見過,但他們卻從來沒有如此禮遇老朽。如此看來,主公才是天下第一明主啊。”
“不敢不敢!”劉備連道不敢,但臉上的笑容卻一直不曾散去。
宴會已畢,華佗也已疲憊,幾人說了幾句,便請華佗下去休息。
華佗離開之後,劉備臉上帶著些許疑惑,看著趙雲說道:“子龍啊,華神醫說要離開,我本來是想多留他幾天,以盡地主之誼。不知子龍為何要說服他投靠於我呢?如今荊州用度緊張,我若大力支援華神醫開學堂,建醫署,只怕財政方面……,這真的值得嗎?”
趙雲拱手說道:“主公,華神醫他醫術高明,在下認為,只要能留下華神醫,莫說一座醫署,哪怕建十座,百座,也是值得的。”
“說說你的想法!”劉備回到座位坐下,看著趙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