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越看向劉大人,點頭道,“我們都知道楊閣老是文臣,就算想要謀反,必然是要聯合武將,而在楊閣老背後,還藏著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英國公。”
“坦白說,查英國公最開始,是因為私怨,英國公將本王岳母,以及肅王,極肅王妃的墳墓給挖了,並做出將他們的屍骨挫骨揚灰這樣令人發指的事情。”
“不報此仇,枉為人。”
“所以,本王和岳父查探了英國公的隱私,沒想到,就查到他與楊閣老勾結在一起,而楊閣老的那些錢,就是供給英國公養兵!”
蕭越的話如同驚雷,炸在殿內各位大臣的頭頂,為他的坦然,也為這個訊息太讓人震驚。
就連皇上,都已經沉靜了。
頓時,養心殿內安靜的一根針落地都能聽到聲響。
“我朝竟然有如此居心叵測之人,皇上,請速速下旨,鏟除這幫禍國殃民,企圖謀反的奸臣吧。”
靖國公率先回過神來,立即上前向皇上請奏。
其餘的幾人也同時跪在禦案前,“皇上,此事如此證據確鑿,還請速速下旨,還江南百姓一個公道,也還社稷一個清明。”
蕭越與顧世安隱晦的交望一眼,拱手道,”懇請皇上降旨,捉拿楊閣老與英國公一黨,肅清朝堂,解除危險。“
皇上握著手中的卷宗,在禦案後踱步,之後,又坐在龍椅上,沉默半響,道,
“這兩人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朝堂重臣,在朝堂根基太深,要同時拔起兩顆大樹,還連根拔起,不能操之過急。”
“雖然裡面有很多的證據,可並無他們與漕幫勾結的證據,以及他們養的兵在何處?是不是除了他們能指揮,還會有別人可以指揮?”
劉大人著急道,“皇上可以將他們捉拿審訊,這樣就可以知道了。”
“皇上,不能錯過機會啊,否則就容易打草驚蛇。”
永平帝聞言,他看向蕭越,
“小九,你掌管著朕的暗衛,朕命你,在楊閣老與英國公落網之前,暗中監視兩人的一切動向,不能讓他們逃脫以及銷毀證據。”
“顧世安,朕給你旨意,你與刑部尚書一同辦理楊閣老與英國公的案子,朕知你與英國公有舊怨,但朕信你能秉公辦理。”
“靖國公,朕命你十日內,將漕幫,以及這些證據上面涉案各人等全部緝拿歸案,押往京城,事前不得驚動任何人。”
“劉青山,朕命你即可調集順天府各衙役,守住各大城門,以防兩幫人馬反抗逃跑,並對進出人員嚴加盤查,不能放走一個逆黨。如抗旨不尊,殺無赦。”
殿中各人紛紛領旨,蕭越上前一步道,
“陛下,這是我朝之大事,為何不讓太子參與進來?臣以為做為儲君,太子應當參與進來。”
永平帝神色複雜的看著蕭越,氣血上湧,他咳嗽一陣,然後抬眼看向蕭越,道,“對於此案,朕會命太子全程監審!”
蕭越跪下,“謝陛下。”
永平二十二年五月初八的早朝上,皇帝忽然降旨徹查永平二十一年夏天沁河決堤事件,派心腹大臣為欽差,徹查此事,太子全程監審,各部及內閣不得過問插手。
從即日起至案破時止,參與審案的人緣必須吃住在宮中不得離開,凡有要出宮者不許太子指派侍衛全程親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