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說,核心團隊是她構建商業帝國的基礎,那麼員工就不同了。
有一套極為可怕的管理理論是這麼說的。
——員工付出最大的努力,以避免被解僱;僱主提供最低工資,以防止員工辭職。
換句話說,核心團隊是不可替代的,然而員工就無所謂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且不說穩住廉價勞動力很容易,就算對方真的要辭職,也有的是替代品。
從家鄉到省城的這段路上,袁藝一直在盤算如何重新打造自己的核心團隊,同時也在琢磨著,第一批員工從何而來。好在,大學城是個好地方,在校大學生更是廉價到不行的勞動力,想要招到人並不算太難。
哦對了,還有一件事情迫在眉睫,她得先想辦法讓她媽趕緊回家,不然可咋浪下去呢?
程飛躍是高高興興的聯絡著他的那些好哥們,早在假期裡,他就買了個流量包,掐著點用,倒也不算太貴,這會兒正用最基礎版的手機扣扣拉了個群,跟哥們商量著呢。
說真的,大學生就沒幾個是有錢的,當然富二代例外。不過,就大學城這個環境,估計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有錢人,人家富豪肯定是把孩子往國外送的,怎麼可能來這個二本三本集中的大學城呢?
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跟程飛躍差不多,家裡肯定不窮,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都不用他們來發愁,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讀書。但是吧,就算家裡不差錢,也不可能由著孩子們亂花銷,在2007年,像袁飛躍這種家庭出身的大學生,普遍生活費在一千到一千五之間,條件好點兒的家裡能給兩千,再往上肯定也有,但絕對是比較稀罕的。
一兩千塊錢,乍一看是挺多的,可再多也不夠他們花銷的。這主要是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有一天過一天的,根本就不會去考慮合理分配生活費這種事情,往往月初大吃大喝天天泡網咖,月底就慘了,一個寢室湊一起買點兒面條用開水燙著吃。
這個時候,要是告訴他們有來快錢的法子,他們一準擼起袖子就幹!
袁藝也是從大學生過來的,她還能不清楚?要知道,她上輩子可沒少跟著同學外出兼職打工,錢是不多,可也聊勝於無啊,畢竟上了大學就跟以前不同了,處處都是花銷。像衣服鞋子頭飾包包就不說了,再有就是跟著學了化妝,還有平常買杯奶茶買點蛋糕水果燒烤麻辣燙,又不能總伸手向父母要錢,還不得自己想法子?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袁藝上輩子就是洞悉了普通大學生以及畢業生的尷尬之處,才能在創業之初一帆風順。當然,她不會否認,最初還是託了夫家那邊的福,雖說對方沒真正的出手幫她,可也的確借了名頭讓她隨便用。
所以,只等她媽回家了,她就可以大幹特幹了。
袁藝才盤算了個七七八八,省城長途汽車站就到了。
省城這邊的交通還是很發達的,最起碼公交車足夠多,長途汽車站又是重中之重,平均兩三分鐘就有一趟車開過來,往哪個方向的都有。
大學城那塊,雖說還沒有形成大規模,不過這也得看具體情況,眼下正是開學日,哪怕各個學校的報道日子並不統一,可橫豎也就是這一兩周的事情。因此,這段時間裡,不算公交車,光是拉客的小巴、大巴就是紮堆的。
袁藝見她奶有她爸管著,就跟程飛躍一起去打聽小巴車的價錢了,畢竟他們這麼多人,計程車貴不說,關鍵是他們八個人呢,算上行李的話,保不準兩輛車都裝不下。最後,兄妹倆找了輛破面的,連人帶行李的一塊兒都給兜上,說好了給五十,送到目的地。
商量妥了後,一行人就上了車,市裡的交通跟國道肯定比不了,一路上晃晃悠悠的往大學城開去,足足晃悠了一個多小時,才總算看到了標誌性建築物。
就聽袁藝大舅媽在後座上發愁:“怎麼要開那麼久?那往後來市區一趟也挺不容易的。”
程飛躍到底是已經在省城待了一年的,聞言順口解釋道:“長途汽車站也不在市區啊,再說今天還是有些堵的,平常的話,去一趟市區,順當的來半個多小時吧。就是有一點不好,直達的公交車特別少,轉車這個時間就不好說了。”
“還是挺麻煩的。”袁藝大舅媽遲疑了一下,又問,“這兒附近有超市嗎?不然我幹脆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買齊算了。”
“有超市。”程飛躍沖著袁藝眨眼,暗示這什麼情況?難不成對方打算一口氣買齊大學四年所需的生活用品?
袁藝倒是聽明白了,確切的說,也不是聽明白了,而是她上輩子就知道這個事兒。
簡單的說吧,就是她大舅媽一口氣給趙睿備齊了所有的生活用品,方方面面都考慮到的那一種,主要是種類多,數量倒是不算多。不過,那是剛開始,之後他家在大學旁邊買了房子,地方大了,估計備下的東西就多了。再加上當時大舅媽那工作還是很清閑的,幾乎每週都往省城跑一趟……
一句話,整個大學四年裡,趙睿除了學習什麼事情都不用愁,連襪子都是堆盆裡,等著他媽週末過來給自己洗的,更別提其他瑣事了。
正因為知曉這些事兒,袁藝顯得很淡定。
怎麼說呢?她大舅家看似是挺煩人的,可憑良心說,整個大學四年裡,人家也沒打擾過她,所以愛咋咋地。
等面的進了大學城,也沒立刻去趙睿所在的學校,畢竟報道的時間在明天。因此,他們是先往袁老太買的那套房子去的。
因為袁藝再三叮囑,她奶只跟家裡說了買下小兩居這個事兒,門面房的事情沒敢提。主要是吧,袁藝擔心她媽受不了刺激,一個不好給她來個人道主義毀滅怎麼辦?所以,還是先瞞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