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嗎?你會什麼,你愛好什麼,你擅長什麼,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需要你做什麼你就去做什麼。
這門職場文化的課程,與其說是培養情商,不如幹脆說是培養職商的。在學校裡,就讓你充分的體驗到何為職場,教你如何在職場裡如魚得水,在最短的時間內從新人中脫穎而出,提前度過試用期成為正式員工,再透過幾個搶眼的操作,早早的成為小組中的領頭羊、團隊裡內的核心,及至向中層管理沖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上輩子的袁藝很喜歡去那所大學裡招聘,因為他們真的很棒,壓根就沒有新人的迷茫無措,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該如何做,才能討得上司的歡心,最重要的是,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極少會在短時間內跳槽,因為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千挑萬選、深思熟慮的結果。
當別的畢業生,到了畢業季時,仍在猶豫著是繼續深造好,還是出社會工作好時,他們卻是從大一開始,就利用各個假期,走遍了各大名企。到了大四,往往早就已經確定了要去的公司,肯定不止一個,因為求職本身就是雙向選擇的結果,可不管怎麼樣,他們大學四年都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
——找一份能為我的將來提供無限保障的好工作。
這樣的員工,誰不喜歡?
缺點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他們是員工,最最優秀的員工,最多也就做到中層,再往上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習慣了聽從上面的指令,往往能將每一個指令完成到最好,卻也正是因為這樣,失去了自我。
形象的說,就好似聞名全球的英國管家學校,培養出來的全是第一流的管家,保準讓你徹底沒了後顧之憂。
可那也就僅僅只是管家而已。
……
袁藝沒有幫方靜做出選擇,她只是幫著指了條路,最終的抉擇還是要看她本人。
不過僅僅過了一天,袁藝就接到了來自於方靜的電話。
都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可現實裡,更多的人卻只是選擇先解決掉眼前的危機。對於方靜而言,即便往後的前途再怎麼敞亮,假如不能回報奶奶的恩情,她的餘生都會活在悔恨之中。
當高管有什麼不好的?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夠走上真正的巔峰?
就好比方靜上小學、初中那會兒,也曾幻想過,將來自己是上北大呢,還是去清華呢?最終,她還不是選擇了一所雖然不錯,但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麼知名度的一本院校。
這才是人生。
統一填報志願結束後,袁藝又興沖沖的跑了一趟省城。
趙秋萍已經懶得管她了,橫豎也管不住,想著早點兒瞭解一下也好,回頭適應起來也快一些。再一想到程飛躍也在那頭,雖說她明白兩人的學校距離還是挺遠的,可到底是在一個大學城裡,好歹也能互相照應一下。
當媽的,哪怕自家閨女瞧著挺能耐的,一想到即將遠去,肯定還是不捨佔了上峰。難得的,趙秋萍主動掏錢讓袁藝去添置些上學用品,像手機,就可以換個新的了,舊的那個用了三年了不說,關鍵是當初買的就是便宜貨,是該換了。至於像筆電和腳踏車之類的大件,倒是可以考慮去省城買,想也知道肯定是那邊的東西好。
袁藝笑嘻嘻跟老媽彙報:“我託我哥幫著留心了,現在不是畢業季嗎?讓他幫我收一輛好點的腳踏車和筆電,便宜耐用。”
“舊東西啊?”
“都是學生用的,再說又不是貼身的衣服,腳踏車舊點,還省得被偷呢。”袁藝頓了頓,“手機就暫時不用了,等過兩年,一步到位。”
“這還能一步到位?”趙秋萍有些搞不懂她閨女了,不過既然都這麼說了,她也就由著袁藝去了。
袁藝沒法告訴她媽,市面上的手機,哪怕是最高檔的,她也瞧不上。既然如此,還不如耐著性子等蘋果上市呢,人家貴是貴了點兒,起碼是智慧手機。不然,都是非智慧手機,用哪個不是用?能打電話能發簡訊不就成了?難不成,還跟她那個蠢哥哥似的,天天捧著手機玩偷菜?
偷菜什麼的,袁藝上輩子也是玩過的,可現在,那是丁點兒興趣都提不起來。
你說,挖個坑撒顆種子澆點水施點肥,耐心的等著收獲,有些人還會設定n個鬧鐘,半夜裡起床收菜,甚至還要設鬧鐘去好友家偷菜……
都不用上手玩,光想想就感覺傻得可憐。